当前位置:精神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精神病学强化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42岁。因“凭空闻声、自语、懒散5年,加重1个月”入院,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接受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一直未获完全缓解,目前仍服用利培酮2mg/d。既往史阴性,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固执。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按照《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关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观点正确的是(提示:按照上述方案,抗精神病药物在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观察6周后病情仍未见好转,幻听仍然存在。病例讨论认为该患者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A . A.过去3年中2种抗精神病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
B . 过去5年中3种(至少2种不同化学结构)抗精神病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
C . 氯氮平治疗无效
D . 电休克治疗无效
E . 慢性精神分裂症属于难治性分裂症之一
F . 患者始终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G . 虽经充分维持治疗和预防治疗,病情仍复发或恶化
H . 过去3年中2种不同化学结构的抗精神病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

患者男,42岁。因“凭空闻声、自语、懒散5年,加重1个月”入院,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接受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一直未获完全缓解,目前仍服用利培酮2mg/d。既往史阴性,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固执。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者仍诊断为分裂症,进一步收集病史资料,以往用药最高剂量为氟哌啶醇16mg/d×90d,舒必利1800mg/d×90d,利培酮2mg/d×40d。)() A.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合并心理治疗。 换用五氟利多。 肌内注射长效抗精神病针剂。 增加利培酮剂量至治疗量,观察疗效。 换用奥氮平。 告知护理人员注意监督患者服药。 合并碳酸锂。 ABO血型不合新生儿处理() A.蓝光疗法。 B.口服苯巴比妥。 C.25%白蛋白静脉注射。 D.25%葡萄糖静脉注射。 E.贫血严重者及时输血。 患儿,女,12个月,主因面色苍白1个月住院。1个月来,家长发现患儿面色苍白越来越重,食欲减退,且大便次数多。患儿系早产儿,生后以人工喂养未加辅食。体检:发育营养尚可,皮肤粘膜苍白,心前区Ⅱ级收缩期杂音,肝肋下3cm,脾肋下0.6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8g/L,红细胞3.5×1012/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为主,染色淡,白细胞、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正常。对患儿护理诊断包括以下哪项()。 A.活动无耐力。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有感染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潜在并发症:出血。 知识缺乏。 患者男,60岁,因“双足渐进性发凉、麻木1年”来诊。早期遇暖时症状可减轻,受凉后加重,近日发凉、麻木加重,遇暖症状无减轻,出现足趾疼痛,以静息痛为主,有间歇性跛行。有高脂饮食习惯。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是() A.凝血机制。 多普勒超声。 下肢动脉造影。 下肢MRI。 下肢CT。 血液流变学。 女性,22岁。无意中发现颈部增粗已2个月,无明显怕热、出汗及心情改变,妊娠3个多月。门诊检查双侧甲状腺轻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明显结节,淋巴结未扪及,BMR25%。最大的可能是男性,28岁。无意中发现右颈部包块1年,逐渐增大,并有腹泻、脸面潮红、心悸等症状。门诊检查右侧甲状腺叶肿块2.5cm,尚光滑,质偏硬,活动度稍差,颈淋巴结未扪及。甲状腺吸I率24小时40%,2小时20%。最大的可能是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生理性甲状腺肿。 继发性甲亢。 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 患者男,42岁。因“凭空闻声、自语、懒散5年,加重1个月”入院,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接受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一直未获完全缓解,目前仍服用利培酮2mg/d。既往史阴性,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固执。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按照《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关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观点正确的是(提示:按照上述方案,抗精神病药物在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观察6周后病情仍未见好转,幻听仍然存在。病例讨论认为该患者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