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性质相同的土样,用变形模量E0计算的最终沉降量S1和用压缩模量Es计算的最终沉降量S2之间存在的大小关系是:() S1>S2。 S1=S2。 S1。 S1≥S2。
患者女性,56岁,双眼异物感、烧灼感十余年,体检见上睑内翻伴倒睫,睑结膜乳头及滤泡增生,以上睑结膜显著,睑板下沟处见白色线状瘢痕,角膜上方见垂帘状血管翳,角膜缘见滤泡瘢痕样改变。该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A.睑内翻倒睫、上睑下垂、角膜内皮失代偿。 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营养不良。 睑球粘连、角膜混浊、干眼。 干眼、慢性泪囊炎、角膜脂质沉积。 慢性泪囊炎、角膜脂质沉积、睑内翻倒睫。
患者女性,56岁,双眼异物感、烧灼感十余年,体检见上睑内翻伴倒睫,睑结膜乳头及滤泡增生,以上睑结膜显著,睑板下沟处见白色线状瘢痕,角膜上方见垂帘状血管翳,角膜缘见滤泡瘢痕样改变。下列哪项不属于该病诊断标准() A.上睑结膜5个以上滤泡。 上睑结膜1mm以上的乳头。 睑结膜瘢痕。 角膜缘滤泡。 角膜血管翳。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软土地基沉降量时,压缩层下限确定的根据是:() σcz/σz≤0.2。 σz/σcz≤0.2。 σz/σcz≤0.1。 σcz/σz≤0.1。
男性新生儿,经产道分娩后3天,双眼睑红肿,畏光明显,结膜高度充血,不断分泌大量黏脓性分泌物,呈"脓漏眼"。以下措施哪项不符合治疗原则() A.冲洗结膜囊。 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 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药膏。 包扎患眼,避免强光刺激。 全身使用抗生素。
患者女性,56岁,双眼异物感、烧灼感十余年,体检见上睑内翻伴倒睫,睑结膜乳头及滤泡增生,以上睑结膜显著,睑板下沟处见白色线状瘢痕,角膜上方见垂帘状血管翳,角膜缘见滤泡瘢痕样改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可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