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宁夏医科大学管理学院810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之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有某数据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系统故障,发生故障时正在运行事务tl 和t2。进行故障恢复时,在日志文件中发现有tl 事务的开始记录而没有结束记录,有t2的开始记录和结束记录,但t2对数据库的修改还没有写到数据库中,从检查点开始正向扫描日志文件( )。

A. 扫描到tl 时,直接重做tl , 扫描到t2时,将t2直接撤销

B. 扫描到tl 时,将tl 加入重做队列,扫描到t2时,将t2加入撤销队列

C. 扫描到tl 时,直接撤销tl ,扫描到t2时,将t2直接重做

D. 扫描到tl 时,将tl 加入撤销队列,扫描到t2时,将t2加入重做队列

【答案】D

【解析】事务的原子性定义为:一个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本题中由于tl 事务没有结束记录,可能对数据库做了部分修改,所以应该加入回滚队列。而t2有开始和结束记录却将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没有写入数据库,所以应该加入重做队列。

2. 在需求分析阶段,结构化分析和建模方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下列不属于结构化分析和建模方法优点的是( )。

A. 用图形化的模型能直观表示系统功能

B. 可避免过早陷入具体细节

C. 图形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D. 从局部或子系统开始分析问题,便于建模人员了解业务模型

【答案】D

【解析】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有:①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功能;②不过早陷入具体的设计细节;③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④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⑤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用户理解模型。

3. 关于数据模型和模式结构,有下列说法:

.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者利用数据模型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通过显示世界到信息世界再到机器世界的抽象和转换,构建数据库

. 数据结构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强调语义表达功能,易于用户理解,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交流的工具

. 在数据模型中有“型”和“值”的概念,其中值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 在三级模式结构中,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数据结构模型是表示型或实现型数据模型,是机器世界中与具体DBMS 相关的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属于底层数据模型,通过记录格式、记录顺序和存取路径等表示信息,描述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实际存储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4. 设关系R (A ,B ,C )和IS (B , C ,D ),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 项、D 项都是执行自行连接运算,当两个关系无公共属性时,自然连接就等同于笛卡尔积运算,因此,A 项、D 项都是正确的。关系的并、交、差运算要求两个关系是相容关系,即两个关系属性个数相等,且对应的属性来自同一个值域,R 与S 不是相容关系,所以B 项是错误的。

5. 下图是雇员表(雇员ID ,姓名,年龄,部门)所对应的数据文件和索引文件示意图,其中雇员ID 为主码。该索引属于( )。

A. 聚集、稀疏、辅索引

B. 非聚集、稠密、主索引

C. 聚集、稀疏、主索引

D. 非聚集、稠密、辅索引

【答案】B

【解析】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对数据文件和它的一个特定的索引文件,如果数据文件中数据记录的排列顺序与索引文件中索引项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贝!J 该索引文件成为聚集索引,否则,成为非聚集索引。

稠密索引和稀疏索引:如果数据文件中的每个查找码值在索引文件中都对应一个索引记录,则该索引称为稠密索引,否则称为稀疏索引。

主索引和辅索引:在数据文件包含主码的属性集上建立的索引称为主索引,在非主属性上建立的索引称为辅索引。

由题意和定义可知,该索引是非聚集、稠密、主索引。

6. 二级封锁协议可防止( )。

A. 不可重复读、丢失修改

B. 读“脏”数据

C. 读“脏”数据、丢失修改

D. 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答案】C

【解析】一级封锁协议可防止丢失修改;二级封锁协议可以防止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三级封锁协议可防止丢失修改、读“脏”数据和不可重复读。

7.

中RecordSet 对象的UPDATE 方法的作用是( )。

A. 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存放新记录的缓冲区

B. 将数据缓冲区中的内容保存到数据库中

C. 更改用户屏幕上显示的数据

D. 更改数据缓冲区中当前行指针的位置

【答案】B

【解析】UPDA TE 方法的作用是将新添加在缓冲区的记录或修改后的结果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

8. 关于数据库系统中的日志文件,有下列说法:

. 事务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时都必须使用日志文件

. 在动态转储过程中,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都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 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修改操作时,一般是先写数据库,然后再写日志文件

. 建立检查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小日志文件的总体数据规模,从而提高数据恢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