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38金融工程之货币金融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 propensity to consume)
【答案】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是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
表示增加的消费,代表増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在西方经济学中,任何增加的收入无非两个用途:消费和储蓄。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边际消费倾向 是递减的,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増加的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
(1)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由于收入增加时増加的消费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来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2)—些西方学者利用该规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他们认为,既然收入増加时増加的消费所占比例减少,表明高收入的资本家会比工人拿出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他们的结论是,分配有利于资本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本循环,促进经济发展。
(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能。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作用。
2. 通货膨胀(inflation )
【答案】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 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代表的金银货币量, 一旦超过了这个量, 纸币就要贬值, 物价就要上涨, 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 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 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倾向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 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 它只是代表金银倾向的符号, 不能作为贮藏手段, 因此, 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 此时, 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 货币就会贬值, 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 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3. 贷款承诺(loan commitment)
【答案】贷款承诺是中间业务的一种。在这种方式下,银行将在有效承诺期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 时准备应客户的要求提供信贷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承诺佣金。这是一种正式契约,对银行具有法律约束力。对承 诺银行而言,贷款承诺为其提供了较高的盈利性。贷款承诺的类型有定期贷款承诺、备用贷款承诺和循环贷款承 诺。对借款人而言,在支付承诺费以后,获得贷款承诺保证后,借款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灵活高效地使 用资金,有了较大的灵活性。另外,借款人在需要时可通过贷款承诺获得一定的资金来源,提高了它的资信度,从而可以在直接融资市场上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位。贷款承诺的定价是指承诺用金的确定,贷款承诺定价的核 心是佣金费率的确定。
4. 财富(wealth )
【答案】财富是指个人持有的所有资源,包括所有资产。财富是作为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的总和,财富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其他各种资产,比如债券、普通股、艺术品、土地、家具、汽车和房产。
5. 金融市场
【答案】金融市场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它包括如下三层含义,一是它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场所;二是它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三是它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价格(包括利率、汇率及各种证券的价格)机制。
在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和资金的利率能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资金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迅速、合理地流动。金融市场作为货币资金交易的渠道,以其特有的运作机制使千百万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汇成巨大的资金流推动和润滑着商品经济这个巨大的经济机器持续地运转。金融市场还以其完整而又灵敏的信号系统和灵活有力的调控机制引导着经济资源向着合理的方向流动,优化资源的配置。在金融市场上,价格机制是其运行的基础,而完善的法规制度、先进的交易手段则是其顺利运行的保障。
6. 总产出(aggregate output)
【答案】总产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核算期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即全部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之和,包括本期生产的已出售和可供出售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建工程以及自产自用消费品和自制固定资产价值。总产出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进行计算。
7. Real Exchange Rate
【答案】Real Exchange Rate 中文译为“实际汇率”, 指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根据纸币制度下汇率是否经过通货膨胀调整, 汇率可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是由官方公布的或在市场上通行的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汇率。它是随着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的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 不能反映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变化。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
为:其中e 和E 分别代表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和P 分别代表外国和本国的有关价格指数。实际汇率剔除了通货膨胀对于货币实际价值的影响, 因此它比名义汇率更能反映不同货币实际的购买力水平, 并且可以用来衡量两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竞争力。
8. 债务萎缩(debt deflation)
【答案】债务萎缩是指美国金融危机中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价格水平的大幅下跌加重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引起净值的进一步恶化。在债务萎缩时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继续增加,贷款、投资支出和总体经济活动 在长期呈现萎缩状态。包含债务萎缩过程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就是大萧条,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收缩。
二、简答题
9. 简单评价利率平价说。
【答案】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 他认为汇率波动由两国利率水平差价决定, 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 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 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为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牟取利润。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两种。前者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 因此分析的是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的实际值。后者即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 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 因此分析的对象是汇率升贴水率的预期值。
对利率平价说的评价主要有三点:
(1)利率平价说的研究角度从商品流动转移到资金流动, 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这对于正确认识外汇市场上, 尤其是资金流动问题非常突出的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与其他的汇率决定理论的成立条件不同, 资金流动是非常迅速而频繁的, 这使得利率平价(主要是抛补的利率平价)能够较好的始终成立, 从而在分析中运用得特别广泛。
(2)同购买力平价说一样, 利率平价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 而只是描述了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汇率与利率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不仅利率的差异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 汇率的改变也会通过资金流动而影响不同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到利率。更为重要的是, 利率和汇率可能受更为基本的因素(例如货币供求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利率平价只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利率与汇率两者间的联系。因此, 利率平价理论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之间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它常常被作为一种基本的关系式而运用在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中。
(3)利率平价说具有特别的实践价值。对于利率与汇率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由于利率的变动是非常迅速的, 同时利率又可对汇率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这就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灵活的调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即培育一个发达的、有效率的货币市场, 在货币市场上利用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变动以对汇率进行调节。例如, 当市场存在着对本币贬值的预期时, 就可以相应的提高本国利率以抵消这一贬值预期对外汇市场的压力, 维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