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务员知识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

问题:

[单选] 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

A . 70
B . 80
C . 85
D . 102

某有色金属公司四种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的1/5为铝,1/3为铜,镍产量是铜和铝产量之和的1/4,而铅的产量比铝多600吨,问该公司的镍产量为多少吨? 600 。 800 。 1000 。 1200。 甲乙两辆车从A地驶往90公里外的B地,两车的速度比为5:6,甲车于上午10点半出发,乙车于10点40分出发,最终乙车比甲车早2分钟到达B地,问甲车是在何时追上乙车的? 10 。 12 。 12.5 。 15。 某市电价为一个自然月内用电在100度以内的每度电0.5元,在101度到200度之间的每度电1元,在201度以上的每度电2元,张先生家第三季度缴的电费370元,该季度用电最多的月份用电量不超过用电最少月份的2倍,问他第三季度最少用了多少度电? 300 。 420 。 480 。 512。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食物匮乏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首要威胁。由于食物供应的不确定性和食物不能长期保存,人类一直过着饱一顿、饿几顿的生活,能够更大限度有效利用食物的个体具有生存优势。在经历了反复的饥荒选择后,具有生存优势的个体和他们体内的基因,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被保留下来。这些基因能在饱餐一顿后刺激大量分泌胰岛素,从而最大限度地转化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虽然这样做的代价是可能导致肥胖,但它对机体的危害所造成的生存威胁,却直到中年以后才会表现出来,而在人类历史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的平均寿命不到30岁。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古人的生存环境与现代人完全不同 。 人类的生理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食物匮乏是人类长期应对的首要问题 。 肥胖与人类生存繁衍的优势基因相关。 几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对乌托邦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反乌托邦主题则是将其逻辑进行推演,最终会发现理想(主要是对制度和技术的崇拜)往往会导致种种无法控制的弊端:极权主义、非人性社会、精神压抑等。与乌托邦批判“旧”或允诺“新”的热度相比,反乌托邦的语汇更加冷峻,也更尊重人性的真实。大多数反乌托邦作品都充满想象力和黑色幽默,其辛辣的讽刺让我们哭笑不得,然后冷汗涔涔。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揭示乌托邦理想的弊端 。 介绍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 。 描述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 指出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作品的差异。 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3次义务劳动共计112人次参加,其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设设只参加一次的人数为5x人,则参加2次的为4x人,参加3次的为x人。根据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可列式为:112=5x+4x×2+x×3,解得x=7,则参加了一次的人数为35人,参加2次的人数为28人,参加3次的为7人,参加总人数共计35+28+7=70人,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容斥原理问题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