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01化工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说明精馏塔塔顶产品组成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

【答案】原因是:(1)精馏塔塔顶浓度但极限值是

如果

的提高受到物料衡算的限制。加大回流比可提高极限值是1;(2)

的提高受到塔板数即精馏塔分

也有确定的最高极限值;(3)增加回流

离能力的限制,即便回流比是无穷大(即全回流)

比意味着増加蒸发量和冷凝量,这在数值上还将受到塔釜及冷凝器的传热面积的限制。

2. —包有石棉泥保温层的蒸汽管道,当石棉泥受潮后,其保温效果将如何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保温效果将变差,因为水的导热系数比空气的导热系数大。

3. 往复泵有无“汽蚀”和“气缚”现象?为什么?

【答案】往复泵无“气缚”现象,因为往复泵有自吸能力。存在“汽蚀”现象问题,任何泵安装高度不适都会发生“汽蚀”现象。

二、计算题

4. 有一列管式换热器,外表面积为为0.2MPa (绝对压力),冷凝给热系数为

列管为

的钢管。用饱和水蒸气将处理量油的平均比热容

试求:

为25000kg/h的油从40°C 加热到80°C 。油走管程,流动状态为湍流。蒸汽走壳程,水蒸气压力(1)当油的处理量增加1倍时,油的出口温度为多少?若要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仍为80°C ,换热器是否够用?(2)若不够用,可采取哪些措施?(3)并联或串联多大的换热器才够用?要考虑哪些因素?(4)处理量增大1倍,若将加热蒸汽提高到0.3MPa ,能否保持油的出口温度?(5)油的处理量不变,如果油的黏度增大1倍,仍为湍流流动,其他物性参数不变,油的出口温度为多少?(6)由于换热器运行时间较长,使得管壁增加了一层油垢,其厚度为1mm ,导热系数为0.2W/

此时油的出口温度为多少?

【答案】(1)原工况

水蒸气压力为0.2MPa 时的饱和温度为T=120°

C

因为所以

因为因为

所以所以

接近K 。可取

当流量増大1倍时

由此得

若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仍为80°C ,则

所以当油的处理量增大1倍时,要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不变,原换热器不够。 若仍使用原换热器(换热面积为

),设油的出口温度为

可见,此时油的出口温度达不到80°C ,只能达到76.2°C 。

(2)油的处理量增大1倍,若仍需保持出口温度80°C ,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增大传热面积,即并联或串联一台换热器; ②提高加热蒸汽压力,以提高传热推动力; ③增大管程揣动程度,提高管程

以降低管程热阻。

(3)流量增大1倍,若并联一台同样大小的换热器,则流速不变

,K

不变,

而换热面积增大1倍,所以并联一台m 2的换热器正好够用。

流量増大1倍,若串联一台换热器,则由(1)的计算可知,只需串联一台面积为器即可。

若串联一台同样大小的换热器,

则串联后的面积为

油出口温度为

所以串联一台同样大小的换热器,油的出口温度可达96°C ,若油的出口温度只需80°C ,则可降低蒸汽压力。

(4)油的处理量増大1倍,若将水蒸气压力提高至0.3MPa ,则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为

设油出口温度为

的换热

所以,当油的处理量増大1倍后,提高蒸汽压力,能保持油的出口温度。 (5)当油的处理量不变,

而黏度增大1倍时(仍为湍流),设油出口温度为

所以

可见,油的黏度增大1倍,其出口温度降低为72.7°C 。

5

. 在一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吸收混合气体(氨与空气)中的氨,单位塔截面上的气体流率为

,含氨2%(体积),新鲜吸收剂为含氨0.0003(摩尔分率)的水溶液,从塔顶

加入,要求氨的回收率不低于91%, 设计采用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3倍。氨-水-空气物系的相平衡关系为y=1.2x

。已知气相总传质系数

(1)所需塔高H

;

(2

)若采用部分吸收剂再循环从塔顶加入

,新鲜吸收剂用量不变,循环量与新鲜吸收剂量之比为1:10, 为达到同样的回收率,所需塔高为多少?

【答案】⑴最小液气比为

所以

所以传质单元数

过程为气膜控制。试求

则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