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有()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能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腺瘤。 异位醛固酮分泌瘤。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的醛固酮增多症。
患者男,58岁,全血细胞减少3年,多次检查骨髓原粒细胞5%~12%,骨髓染色体核型为46,XY,t(8;21)(q22;q22),此患者应诊断(WHO,2008)为()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类白血病反应。
女性,35岁。因发热寒战,腰痛5天入院。右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红细胞5~6/HP,白细胞20~30/HP,中段尿培养大肠埃希菌﹥105/ml,经抗生素治疗3天后体温正常。患者住院2周,出院时尿常规正常,尿培养阴性,不发热,仍感腹痛,肾区无叩痛,出院后应注意()。 A.定时复查尿培养。 继续用抗生素治疗。 长期服用碳酸氢钠。 每晚服抗生素1次。 卧床休息至腰痛消失。
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WHO,2008)的原始(幼稚)细胞下限为() 5%。 10%。 15%。 20%。 30%。
有关CK-MB,错误的是() 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 对AMI诊断的灵敏度高于总CK。 高峰时间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高峰出现早者预后差。 其增高也可见于肌肉疾病及手术。
关于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表现,叙述错误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