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T扫描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低剂量扫描:指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螺旋CT的扫描参数,降低了病人X线的剂量。 动态扫描: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一边扫描一边重建图像的方法。 目标扫描:又称靶扫描或放大扫描,是对兴趣区进行扫描的一种方法。 延迟扫描:指注射对比剂后,等待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再行扫描的一种CT检查方法。 重叠扫描:指层间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
患者女性,24岁。误服有机磷农药1605(对硫磷)一口,急送医院就诊,当时测定胆碱酯酶活力为54%。对该患者应用氯解磷定静脉滴注治疗,其目的是() A.恢复胆碱酯酶活力。 减少毒物吸收。 对抗烟碱样症状。 对抗毒蕈碱样症状。 减少毒物吸收。
下面对CT扫描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分辨率CT扫描:通过薄层或超薄层、高的输出量、足够大的矩阵、骨算法和小视野图像重建,获得良好的组织细微结构及高的图像空间分辨率的CT扫描方法。 动态扫描: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扫描结束后再重建图像的方法。 薄层扫描:是指扫描层厚小于3mm的扫描,一般采用1~2mm。 目标扫描:又称靶扫描或放大扫描,是对兴趣区进行扫描的一种方法。 重叠扫描:指层间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
陕西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因高热住进职工医院,经B超、CT、胃检、抽血、抽骨髓化验等检查后,难以确诊。医生恐延误病情,于是给予高档抗生素治疗,但病情不好转。第16天,该院请某市医院会诊,仍依据上述理化数据而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给予相应治疗后仍无济于事。病人在这两家医院里诊治达20多天,花费近万元,仍无明确诊断。后来,医院只好请西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某教授会诊。该教授并未盲目用理化检验手段,而是仔细问诊查体,当在病人身上发现了3个极易被忽视的小红点时,病情很快得到确诊:原来是病人在不久前游览西双版纳时被蚊虫叮咬,导致斑疹伤寒。确诊后,病人家属遵医嘱到药店花1.2元钱买了20片四环素,病人口服后痊愈前两家医院的医生出现误诊误治的原因是() A.服务态度不好。 过分依赖技术手段。 病人病情太复杂。 诊断仪器不够档次。 医生学术水平太低。
提示肾小管功能损害的是() 多尿。 尿频。 氮质血症。 血尿。 低张尿。
男性,28岁。反复腹痛、腹泻7个月就诊,腹痛以右下腹为主,腹泻日2~3次,糊状,无黏液及脓血。体检:右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肛周有瘘管。粪常规(-),胃肠钡餐造影见回盲部有线样征。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