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地理学806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第一产业

【答案】第一产业又称第一次产业。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的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各国的范围大致相同。一般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采集业。有的国家还包括采矿业。中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2.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答案】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典型代表为我国郑州,它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中部平原的中心地带,农业历史悠久发达,且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通过多年的发展成为整个中原地区产品交易的中心,从而达到城市化进程。

3. 人地关系图式

【答案】人地关系图式是斯宾塞和托马斯在《文化地理学概论》中提出的。该图式展现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内人地关系的模式。该图式包括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等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义都受到另两个要素的影响,因此,该图式反应出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这四个要素组成人地关系的基础,缺一不可。

4. 杜能圈

【答案】杜能圈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

5. 亨丁顿

【答案】美国地理学者亨丁顿在其《气候与文明》一书中,特别强调了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人类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而热带气候单调,居民生活将永远陷于相对贫困。

6. 城市地域结构

【答案】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

的投影,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己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7.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答案】科恩的多级世界模型是柯恩在其1973年出版的《分裂世界中的地理与政治》一书中提出,反映了世界的地缘政治形势。他首先认为世界并不像陆心与陆缘理论那样存在战略空间的统一性,而实际存在的却是分裂的世界。他把世界分成两个等级的类型区。第一等级是世界性的,称之为地缘战略区; 第二等级是区域性的,称为地缘政治区。第一等级根据战略特点分为两个大区,一个是海洋贸易世界,另一个是欧亚大陆世界。它们分属于两个集团。第二等级是根据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相对一致性而分出其地缘政治区。

8. 现代服务业

【答案】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9. 城市金字塔

【答案】城市金字塔是指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再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化动的关系用图表现出来。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城市金字塔提供了一种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方法,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省区或不同时段的城市规模等进行分析。

10.城市化

【答案】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城市化概念涉及四个方面的含义:①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②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③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 ④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二、简答题

11.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的特征。

【答案】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三类。

(1)形式文化区

①涵义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②特征

形式文化区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为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的。如:普通话。

(2)功能文化区

①涵义

功能文化区是指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②特征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有些文化现象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功能区。如:国家。

12.比较书面调查与口头调查的优缺点。

【答案】(1)书面调查

书面调查法又可以叫做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建议意见的一种书面调查方法。调查者将问题制成表格,以邮寄、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等方式让被调查者填答,从而知道被调查者对调查问题的看法及意见。

①优点

a. 突破时空限制,在宽阔范围内,对对众多被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这事问卷调查法的最大优点。

b. 更佳方便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

c. 节省人力、时间和财力。

②缺点

a. 问卷调查法只能获取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这事它最大的一个缺点。

b. 缺乏弹性,很难作深入的定性调查。

c. 问卷调查、尤其是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者比较不容易知道被调查者是认真填答还是随便应付了事,是自己作答还是请他人代劳; 同时,被调查者对于问题不了解、对回答方式不清楚,也不能得到详细的指导和说明。4)填答问卷只是简单的打钩或者是圈圈,同时被吊车这也会在从众心理驱使下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填答,这些都不能保证调查的真实度。

(2)口头调查

口头询问法是由调查人员亲自向被调查者询问,根据其口头同答取得所需资料的方法。询问可以采取自由式交谈,也可按事先拟订好的提纲提问; 可采取个别询问形式,也可采取开座谈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