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805中外政治制度之政治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非政府组织

【答案】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一般将这一类组织称为“非营利组织”、“独立部门”或“第三部门”,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们普遍用“社团”这一概念。

2. 政治体系

【答案】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社会政治组织,它是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②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

3. 国家形式

【答案】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国家形式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体,它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些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体现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的形成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②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之间的权力关系。

③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即政治体制。一些具体制度和具体形式,如选举制度、执政党与政权的关系、决策程序、政府机构的实质和规模、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体制和具体控制手段、国家机关工职人员的选用和管理方式等,它们只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的具体环节,属于国家形式的具体方面。

4. 政治态度

【答案】政治态度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

5. 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法

【答案】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法是西方政治学理论及政治学研究方法之一。政治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方法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它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某种特定的政治现象、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系统的特定功能。

(1)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方法有4个基本假设:

①政治结构的普遍性,所有政治系统都拥有履行形同功能的同样结构;

②政治功能的普遍性,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结构都具有政治功能;

③政治功能的多功能性,所有政治结构的功能都是多方面的;

④政治结构的根本功能是维持政治系统的生存。

(2)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既包括结构分析也包括功能分析。

①政治结构在政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政治发展的主要标志首先就是国家结构的民主化问题,国家政权作为一种最高的权力结构,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等。此外,政党结构、利益团体结构、公民的政治文化结构等,也是结构分析的对象。

②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利益表达、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规制定、法规执行等。

(3)政治结构一一功能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各种政治现象之间以及政治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它研究各种政治组织、政治机构和政治设施之间的关系,把复杂的政治设施分解成各种各司其职的政治结构,为深入细致地分析政治现象创造条件。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概念,如正结构、负结构、正功能、负功能等。

6. 公民自治

【答案】自治则意味着“人类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决定的能力。它包括在私人和公共生活中思考、判断、选择和根据不同可能的行动路线行动的能力”。

随着现代公民政治参与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拓展,必然为自治民主创造有利的条件,表现在:

(1)各主要发达国家公民创制、复决、罢免等直接参与政府组成及其决策的手段的日臻完善;

(2)廉价而快捷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将人人减低公民参与政治的成本,更多的公民将进入参与者的行列。

7. 政治投票与政治选举

【答案】(1)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竟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各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它在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作用。

(2)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者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选举活动除了投票行为外,还包括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及其他影响选举过程或结果的活动。政治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之分。直接选举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产生公职人员,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当选代表来投票选举。

8. 国体和政体

【答案】(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决定因素,国体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2)政体,也被称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些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

①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

②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力一式和任职期限。从这两个标准出发,国家政体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

9.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答案】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特点有:

①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②共识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是建立在大多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普遍共识基础上的。

③应然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是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规范,因此,它们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价值主张。

④约束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国际准则行为主体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既体现为道德性约束,又体现为实际性约束。

由于国际政治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权威,因此,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只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而不具有强制力。

10.行为主义政治学

【答案】行为主义政治学是于行为主义方法相联系的。行为主义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

(1)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实际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理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