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热泻火除烦之功效的药物有()。 竹叶。 淡竹叶。 石膏。 夏枯草。 栀子。
患儿,女,2岁,高热伴咽痛4天,伴流涎、厌食。查体:体温39.8℃,咽部充血,软腭和悬雍垂处可见数个2mm大小灰白色疱疹及溃疡。肺呼吸音粗糙,无啰音。血常规:白细胞8.1×109/L,L58%,N42%。该患儿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肺炎支原体。 C.腺病毒。 D.疱疹病毒。 E.柯萨奇病毒。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烦劳则张”是指()。 烦劳则阳气亢越。 烦劳则皮肤松弛。 烦劳则阳气外泄。 烦劳则四肢懈堕。 烦劳则精神紧张。
有猩红热接触史的易感儿应检疫观察() 3天。 5天。 7天。 14天。 21天。
男,45岁,农民,急起发热、头痛、全身乏力5天。体查:T38℃,P122次/分,BP70/60mmHg,脸面及颈部潮红,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可见片状出血,注射部位及双臀部可见大片瘀斑,肺部未闻及异常。首要的检查是() A.血、尿常规检查。 血培养。 骨髓培养。 出、凝血时间测定。 免疫功能检测。
皮下气肿最常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