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会计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适时制生产方式
【答案】适时制生产方式是指企业适时地将外购原材料或部件投入生产,各个零部件适时地加工完成,组装成产品后适时地提供给外部顾客。
2. 功能评价系数
【答案】功能评价系数是对产品或零件的功能的评价值,在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的强制确定法中,组成产品的零件排列起来一对一地对比,凡功能相对重要的零件得1分,功能相对不重要的零件得零分,将各零件得分总计被全部零件得分总数除,即可得到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
3. 营运存货
【答案】营运存货,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存货量。
4. 库存耗竭成本
【答案】库存耗竭成本,包括备选供应来源的成本、失去顾客或商业信誉的成本、库存耗竭期内停产的成本等。库存耗竭成本作为年度预期值,等于某项库存耗竭成本乘以每年安排的订购次数乘以一次订购的库存耗竭概率。
5. 变动成本价格策略
【答案】变动成本价格策略是指产品进入衰退期后,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最低价格,防止产品销售量减少,从而以该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的价格策略。
二、简答题
6. 试述成本预测的重要性及步骤。
【答案】(1)搞好成本预测对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①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基础。产品成本高低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现代成本管理不仅要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还要重视未来的成本规划,对企业的产品成本水平和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科学的预测是进行正确决策的依据。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具体化。成本预测是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方案选择、零件外购或自制、是否增加新设备、新产品是否投产等决策的基础,为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提供科学依据,使其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
②搞好成本预测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搞好成本预测工作,不仅可以帮助企
业选择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产品,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而且便于加强对成本的事前控制,克服盲目性。增强预见性,尽可能消除生产经营中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浪费因素,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般来说,成本预测的步骤包括:
①根据企业的经营总目标,提出初选的目标成本;
②初步预测在当前生产经营条件下成本可能达到的水平,并找出与初选目标成本的差距; ③提出各种降低成本方案,对比、分析各种成本方案的经济效果;
④选择成本最优方案并确定正式目标成本。
7. 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固定资金需要量预测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固定资金进行预计和测算。要预测固定资金需要量,首先要预测固定资产的需要量。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既要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又要尽可能地节约资金,减少占用;既要考虑企业现有的技术条件,充分利用、挖掘现有的生产经营能力,又要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生产经营活动对各类固定资产需要的具体情况非常复杂,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其差别也很大。预测时不可能逐一详细计算,而必须有重点地进行。例如,在工业企业全部固定资产中,生产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决定生产经营的基本因素。它品种繁多、构成复杂、数量很大、占用资金最多,因此,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应以生产设备为重点。在正确预测生产设备需要量的基础上,其他各类固定资产可以根据生产设备配套的需要量合理地进行测算。
在预测出固定资产需要量之后,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即可计算出固定资金需要量。
8. 如何理解管理会计对象的复合性? 复合性表现在哪些管理会计内容和方法上? 请举例说明。
【答案】(1)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具有复合性的特点。
①管理会计致力于使用价值生产和交换过程的优化,强调加强作业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作业管理必然强调有用作业和无用作业的区分,并致力于消除无用作业。为此,必须按生产经营的内在联系,设计作业环节和作业链,为作业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实施奠定基础。可以说,作业管理使管理会计的重新构架成为可能。
②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管理会计强调加强价值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因此,价值管理必然强调价值转移、价值增值与价值损耗之间的关系:价值转移是价值增值的前提,减少价值损耗是价值增值的手段。为此,必须按照价值转移和增值的环节,设计价值环节和价值链。可以说,价值管理使管理会计的重新构架成为现实。
(2)正是因为管理会计对象具有的复合性,才使得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得以统一,构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对象,并得以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①价值环节和价值链与作业环节和作业链密切联系,基本形成—对应的关系;
②价值的增值取决于作业环节的减少和无用作业的消除(当然,整个纵向价值链的优化也是
,因为作业环节的减少和无用作业的消除将减少资源的耗费,在整个纵向价价值增值的重要方面)
值链的价值增值额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増加企业的价值增值额。可以说,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是管理会计的两个轮子。
9.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答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职能不同。管理会计是规划未来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对现在的控制考核和评价,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反映过去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核算和监督,属于报账型会计。
(2)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所需的管理信息,属于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提供信息,属于对外报告会计。
(3)约束条件不同。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其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管理实际的情况和需要确定,有很大的灵活性;而财务会计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必须接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其处理方法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选用,灵活性较小。
(4)报告期间不同。管理会计面向未来进行预测、决策,其报告的编制不受会计期间的限制,而是根据管理的需要编制反映不同期间经济活动的各种报告;财务会计面向过去进行核算和监督,按规定的会计期间编制报告。
(5)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既要提供反映企业整体情况的资料,又要提供反映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经营活动情况的资料;而财务会计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提供反映整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的会计资料,通常不以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为会计主体提供相关资料。
(6)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时,要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而财务会计多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7)信息精确程度不同。由于未来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绝对精确;而财务会计反映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其提供的信息应力求精确。
(8)计量尺度不同。管理会计既可用货币量度又可用非货币量度,如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关系量度等,对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进行数量确定。而财务会计几乎全部使用货币量度进行数量确定。
10.简述管理会计应遵循的工作程序。
【答案】管理会计在履行职能、完成管理会计工作中应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其程序如下:
(1)确认,即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作为适当的管理会计业务予以辨认和评价。
(2)计量,即以货币度量或其他度量单位对己发生的或有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进行数量的确定。
(3)归集,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按严格、一贯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类。 (4)分析,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发生的内外环境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