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881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闻特写具有哪些文体特征?

【答案】新闻特写是由消息和通讯衍生而来的一种报道形式,其文体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

(1)镜头感特写,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摄影或者电影中特写镜头的表现方法,因此它在文体结构与形态上表现出了一种文字镜头的美。

(2)巧妙的“截取”。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特写更注重、或者说更讲究角度的切入。相对于一个完整的新闻事实,它所再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断、一个切面、一个瞬间、甚至一个细节,不可贪大求全。

(3)适当的“放大”。特写,即摄影中“放大了的近景”。因此,它对所截取的新闻事实进行再现时,与其他新闻文体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它要把这个事实所包含的内容,立体化地表现出来,对其局部要放大,要细化,以加强视觉和艺术效果。

2. 特稿与消息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与消息相比,特稿这种报道体裁具有自身的特性。

(1)消息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而特稿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细节。

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消息的任务是将构成新闻事件的要素简明扼要地报道出去,让受众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特稿的任务是提供新闻事件的种种细节,让受众能够身临其境,对新闻事件的过程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特稿往往可以向受众提供新闻事件的生动的进程画面。

(2)消息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而特稿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深层原因和相关影响。

①消息主要是要把新闻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情状、结果告诉给受众,而特稿的一个重要仟务是要把新闻事件酝酿生成的深层缘由揭示出来,把新闻事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关系描述清楚。

②消息中使用的背景资料对主体新闻来说是一种辅助报道关系,特稿则不同,在许多情况下,特稿的核心任务就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释新闻。

(3)消息注重的是报道整体的新闻事件,而特稿注重的是报道新闻事件中的人物。

消息是要把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告诉给受众,它要报道的是新闻事件中各种因素合成作用的结果。如果是人为事件,消息往往也会更加注重报道人为作用的结果。特稿则往往特别注意报道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描述人物对新闻事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和新闻事件对人物的作用与影响,通过人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利益得失、情感冲突、命运沉浮的描述与剖析,更加直接、更加生

动、更加深刻地解释客观变动与人们利益乃至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

(4)消息有严格的结构框架,而特稿则有自由的表达风格。

尽管消息的结构框架有着多种形式,但总的说来,它的结构关系还是比较严格的。特别是消息中导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这决定了消息的结构有着它相对固定的规则。而特稿的文体却十分灵活多样。它不会受到诸如消息写作中的导语前置、重点前置之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规则束缚,可以用各种文体形式进行写作,可以是目击记,也可以是对话录; 可以用散文体,也可以用章回体; 可以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正叙事件,也可以从事件的结果入手倒叙事件。

(5)消息多用简洁概括的文字报道新闻,而特稿则多用文学描写的技法报道新闻。

尽管如今文学式描写的技法正在以各种方式向消息写作的领域渗透,但是,通观一则报道的全文,我们往往还是会轻而易举地从文字的表达方式上对消息与特稿的区别一目了然。

3. 为什么说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

【答案】通讯虽然在素材、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与消息有较大的差异,在时效上也稍逊于消息。但是它与消息有一个共同点,即同属于“新闻报道体裁”。换言之,通讯所报道的内容都是真人真事。尽管通讯材料的细腻和文笔的优美与文学作品有相似之处,但人们阅读通讯时,很明白自己在读新闻而非在读文学作品,相信它的内容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在这里,“真实存在’,、“真人真事”是通讯立身的根本。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属于新闻报道文体,符合新闻作品的内在规定性。

(1)通讯所报道的事实,无论大小,必须真实存在

与消息一样,真实性对通讯的限定是同样严格的。凡通讯中报道的人和事,包括细节、情感、心理活动等,均应属实。

(2)通讯必须具有时效性

时效性是对新闻作品的基本要求。尽管通讯篇幅长、内容详细、完整,采写需要的周期长,但因其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和处于“现在时”的新闻人物,因此必须讲究时效性。

(3)通讯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有新闻价值

检验一篇通讯能否成立,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它是否传播了对受众有用的信息。

4. 特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写作的要领是什么?

【答案】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衍生于消息和通讯之间的一种报道形式。

(1)特写的主要特点

①镜头感

特写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摄影或者电影中特写镜头的表现方法,因此它在文体结构与形态上表现出了一种文字镜头的美。

a. 巧妙的“截取”。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特写更注重、更讲究角度的切入。相对于一个

完整的新闻事实,它所再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断、一个切面、一个瞬间、甚至一个细节,不可贪大求全。

b. 适当的“放大”。特写,即摄影中“放大了的近景”。因此,它对所截取的新闻事实进行再现时,它要把这个事实所包含的内容,立体化地表现出来。对其局部要放大,要细化,以加强视觉和艺术效果。

②透视感

特写比其他新闻文体更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所摄取的新闻片段或剖面应该具备透视全局性或者本质性内容的功能。因此,特写的选材要求是典型、新闻价值高的横断面,有较强的内在张力的新闻事实。

③现场感

特写是来自现场的报道,要求作者必须是新闻事实或被采访人的现场目击者。现场感还表现在特写的写作要历历如绘、情景交融,记者要将目击式和感受式结合在一起写,以便给读者从视觉到情感的强烈冲击与感应。

(2)特写的写作要领

①抓准“镜头”

特写要求记者通过仔细的观察,抓准一个有特色的近景,即具有本质性新闻价值的一个剖面或片断,以小见大、出奇制胜。

②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镜头对准之后,接下来要“局部放大”,几处精彩的描写便是局部放大的细节。此时的细节应当满足两个要求:a. 细节要有特点; b. 细节要有动感。

③要抓住新闻事实的高潮写

特写必须要注重人物或者事件的单个有特别意义、情趣的细节、片断,继而不惜重墨地予以形象化的突出处理。在行文结构上要求紧凑,抓住新闻事实高潮接高潮地铺陈,推动读者的视觉、感受、联想与共鸣小断向前,最后还要有颇有回味的结尾。

④要情景交融地写

特写是一种描述性新闻,又是记者进行现场采访的产物。记者不仅要用描写,而且要用激情来感染读者,将描写和抒情结合,情景交融。

⑤善于运用背景材料烘托与凸现

在一定意义上看,特写的透视感、纵深感,或它内在的张力,正是通过灵活地运用背景材料来实现。

a. 当背景材料独立成为一个背景段落时,要挑选那些本身就具有镜头感的背景材料,要尽量把它们写得有镜头感。

b. 大量背景材料的运用要讲究巧妙,位置要灵活,最好是把背景与新鲜的事实描写自然而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新创造体、新的镜头,从而在全文中居于更突出的地位,加强特写的立体感与纵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