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大连医科大学内科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级联放大作用。

【答案】级联放大作用是指在激素作用过程中,信号被逐级放大,最终使生物学效应大大增强的作用。

2. 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

【答案】杂交分子是指当两条不同来源的DNA (或RNA )链或DNA 链与RNA 链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的双螺旋分子,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3. 盐溶。

【答案】盐溶是指加入少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中性盐对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在盐浓度较低时,由于静电作用,使蛋白质分子外围聚集了一些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从而加强了蛋白质和水的作用,减弱了蛋白质分子间的作用,故增加了蛋白质的溶解度。

4. 细胞色素

【答案】细胞色素是一种含铁卟啉辅基的b 族细胞色素,因为它与一氧化碳结合时,在45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得名。它能与氧直接作用,属于加单氧酶类,反应中一个氧原子进入代谢物使代谢物羟化,另一个氧原子还原为水,因此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 function oxidase

)。细胞色素氧化还原系统是存在于动植物微粒体膜上的一种非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不与ADP 磷酸化相偶联,不能生成

5. 核酸一级结构。

【答案】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核苷酸残基在核酸分子中的排列顺序。

6. 蛋白糖基化。

【答案】蛋白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一种重要的加工过程。在肽链合成的同时或合成后,在酶的催化下糖链被接到肽链上的特定糖基化位点,

称为蛋白糖基化。蛋白糖基化的种类主要有糖苷、

7. 逆转录

【答案】逆转录糖苷、糖基磷脂酰肌醇等 又称反转录,是以第 2 页,共 30 页 为模板合成的过程,是病

毒的复制形式,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8. 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

【答案】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二、问答题

9. 提高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合成会对TCA 循环产生何种影响?细胞会怎样应付这种状况?

【答案】提高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合成,将会减少草酰乙酸和旷酮戊二酸的量。如果这两种物质不能被有效的补充,将会影响到TCA 循环,进而影响乙酰CoA 的氧化和ATP 的合成。然而体内存在的一系列的回补反应可及时补充草酰乙酸和or 酮戊二酸的量。

10.氨造成脑损害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试根据氨对产能代谢中某些关键中间物水平的影响提出一种可能的机制。

【答案】脑细胞严重地依赖于糖代谢提供能量。氨在细胞内的积累可导致下面的反应发生:

11.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三者的异同。

【答案】(1)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底物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形成高能磷酸酯键,后者在酶的作用下将能量转给ADP ,生成ATP 。

(2)氧化磷酸化是指与生物氧化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所含的化学能。

(3)光合磷酸化是指与光合作用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12.在抗霉素A 存在情况下,计算哺乳动物肝脏在有氧条件下氧化1分子软脂酸所净产生ATP 的数目,如果安密妥存在,情况又如何?

【答案】1分子软脂酸经7轮氧化,产生7分子和7分子NADH 及8分子的乙酰

以及1分子GTP (相当

氧化磷酸化产生CoA ; 1分子的乙酰CoA 经TCA 循环产生3分子NADH 和1分子的于1分子ATP ); 1分子NADH 氧化磷酸化产生

分子ATP 。

(1)抗霉素A 存在时,能抑制电子从还原型泛醌到细胞色素

链和的传递,所以对NADH 呼吸呼吸链均有抑制。1分子软脂酸在抗霉素A 存在时只能产生8分子ATP ,减去活化时

第 3 页,共 30 页 分子ATP ; 1分子的

消耗的2个A TP ,净得6个ATP 。

(2)安密妥能阻断电子从NADH 向泛醌的传递,所以其能抑制NADH 呼吸链,而对

呼吸链无抑制作用。即安密妥存在时1分子软脂酸氧化产生ATP 的数目是

13.McArdle 病由肌肉中糖原磷酸化酶缺陷导致,Her 病由肝中糖原磷酸化酶缺陷导致。尽管这两种酶在不同组织中催化同样的反应,但Her 病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而McArdle 病只会在运动时产生问题。请写出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的反应,并解释这两种病在严重性上的差别。

【答案】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的反应是:(糖原)+Pi-(糖原)H+G-1〜P

由于G-1-P 在肝细胞中变构成G-6-P 后即可由其磷酸酶水解为葡萄糖并输出,因此肝糖原的降解对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非常重要。糖原磷酸化酶一旦发生缺陷,肝糖原将不能有效降解而影响血糖水平的正常调节,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反之,肌细胞中没有G-6-P 磷酸酶,因而肌糖原的降解对于维持血糖稳定几乎没有作用,其生理意义主要是为剧烈运动的肌肉提供能源物质。糖原磷酸化酶缺陷只导致肌肉组织供能不足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

14.脊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DNA 上的胞嘧啶经常被甲基化形成

你认为这种系统存在于 含有5-甲基胞嘧啶的DNA 的细胞中有什么样的合理性?

【答案】5-甲基胞嘧啶可自发地发生脱氨基作用而转变成T 。如果这种情况在细胞中发生,则原来正常的G-C 碱基对就变成了错配的G-T 碱基对。假如这种错配的碱基对得不到纠正,则经过一轮DNA 复制,原来的G-C 碱 基对有可能转变为A-T 碱基对。如果细胞内有一种专门的能够识别错配G-T 碱基对并将它们修复为正常的G-C 碱基对的修复系统,则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15.在体外无细胞复制体系中,如果用

【答案】将添加在RNA 引物的在相同的细胞内,发现有一种专门的能够识别错配G-T 碱基对并将它们修复为正常的G-C 碱基对的修复系统。取代ATP ; 对DNA 复制会有什么影响? 端,导致末端终止,使DNA 复制受阻,因为无法对下一个核苷酸的磷酸亲核进攻。

16.缬氨霉素(valinomycin )是一种由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把它加入到活跃呼吸的线粒体中,发生如下几种现象:ATP 的产生减少,氧消耗速度增高,热被释放,跨线粒体内膜的pH 梯度增高。缬氨霉素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还是抑制剂? 请根据该抗生素对线粒体内膜转运

予以解释。

【答案】缬氨酶素的加入所产生的效应与解偶联剂的作用基本一致的。在进行呼吸的线粒体中,当电子传递时

当一个质子从基质转移到外侧,产生质子梯度和跨膜的电位。用来合成ATP 的大部分自由能来自这种电位。缬氨酶素与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该复合物穿过线粒体内膜,离子亦作相反的转移。结果是膜两侧的正电荷的能力质子通过电子传递而被转移时,一个

第 4 页,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