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812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GIS 图形输出的组织形式及地图图面配置的内容和要求。
【答案】(1)地形图与专题地图的输出组织形式
①透明图层与影像图层
GIS 数字地图通常以图层形式进行组织,每一个图层包含地图的一个不同要素,常放在不同图层中。图层是透明的,各图层叠加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一幅地图。
②专题地图的符号系统
专题地图符号系统中的符号可以分为点位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等。专题地图特征的表达时运用不同地图符号来实现的,符号在图上的位置取决于它所表现的实体的位置,符号的形状的大小取决于实体的质量和数据特征。
(2)地图图面配置的内容和要求
地图图面配置包括:各种大小或类型的地图的配置; 地图的图名、图例、比例尺、统计图表、照片、影像、文字说明等的位置与大小; 专题要素与底图要素的配合与取舍; 专题内容与图廓的关系等。
2. 试以格网DEM 数据为数据源,提取山丘地区的山顶高程信息。
【答案】(1)以地表单元网格四个顶点的高程的平均值作为该单元的平均高程。
(2)地表单元网格顶点的高程与研究区域内最低点高程之差的平均值为该单元的相对高程。
(3)高程变异是反映地表单元网格顶点高程变化的指标,数字高程模型包括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两种信息,可以直接在野外通过全站仪或GPS 等进行测量,也可通过航空影像和遥感影像获得。具体采用何种数据源和相应的生产工艺,一方面取决于数据源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数字高程的分辨率、精度要求、数据量大小和技术条件等技术来源。
3. 简述空间数据误差来源与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答案】(1)空间数据误差来源:
①空间现象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
不稳定性包括空间特征和过程在空间、专题和时间内容上的不确定性。
②空间现象的表达
数据采集中的测量方法以及量测精度的选择等受到人类自身的认识和表达的影响,这对于数据的生成会出现误差。
③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
a. 投影变换产生的差异;
b. 地图数字化和扫描后的矢量化处理都可能出现误差;
c. 数据格式转换中的位置差异性; 数据抽象时产生的误差;
d. 建立拓扑关系过程中的位置坐标的变化;
e. 与主控数据层的匹配位移导致误差;
f. 数据叠加操作和更新产生空间位置和属性值的差异;
g. 数据集成处理产生的误差;
h. 数据的可视化产生表达上的误差;
i. 数据处理过程中误差的传递和扩散。
④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
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 对数据的解释过程;
b. 缺少文档,这样往往导致数据用户对数据的随意性使用而使误差扩散。
(2)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有:
①传统的手工方法
传统的手工方法将数字化数据与数据源进行比较,图形部分的检查包括目视方法、绘制到透明图上与原图叠加比较,属性部分的检查采用与原属性逐个对比或其他比较方法。
②元数据方法
数据集的元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关数据质量的信息,通过它可以检查数据质量,同时元数据也记录了数据处理过程中质量的变化,通过跟踪元数据可以了解数据质量的状况和变化。
③地理相关法
地理相关法用空间数据的地理特征要素自身的相关性来分析数据的质量。
4. 比较缓冲区查询和缓冲区分析的概念。
【答案】(1)缓冲区查询和缓冲区分析不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形式,缓冲区查询属于数据查询,而缓冲区分析属于数据的空间分析。
(2)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分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内的空间地物。缓冲区分析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形成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获得该缓冲区内的空间地物。
5. GTS 与MIS ,CAD 的异同点。
【答案】(1)GIS 与MIS (可理解为DBMS )的区别:
DBMS 一般指商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侧重于对属性数据的管理。GIS 与DBMS 的区别除了处理对象不同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管理系统更复杂,功能更强大。
(2)GIS 与CAD 的主要区别:
CAD 处理的多为规则的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功能相对较弱; 而GIS 处理的多为地理空间的自然目标和人工目标,图形关系复杂,需要有丰富的符号库和属性库,GIS 需
CAD 要有较强的空间分析功能,图形与属性的相互操作十分频繁,且多具有专业化的特征。此外,
一般仅在单幅图上操作,海量数据的图库管理能力比GIS 要弱。
6. 简述空间元数据及其作用。
【答案】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法、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作用:帮助用户了解、分析数据; 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 在数据的集成中的运用; 数据存储和功能的实现;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能够保证数据逻辑与科学的集成; 有足够的说明数据来源加工处理的过程、数据翻译。
7. 通过实例说明GIS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及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答案】(1)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①空间特征
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相邻关系、相似关系等。
②属性特征
属性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通常包括名称、数量、质量、性质等,称为属性数据。
③时间特征
时间特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2)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①在计算机中空间特征采取空间分幅将整个地理空间划分为许多子空间,再选择要素表达子空间。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数据来描述,称为定位特征或定位数据,空间关系称为拓扑特征或拓扑数据。
②属性特征采取属性分层即将要表达的空间数据抽象成不同类型属性的数据层来表。
③时间特征采取时间分段即将有时间特征的地理数据按其表化规律划分为不同的时间短数据再逐一表示。
8. 代码的功能。
【答案】代码的功能
(1)鉴别
代码代表对象的名称,是鉴别对象的惟一标识。
(2)分类
当按对象的属性分类并分别赋予不同的类别代码时,代码又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