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与会展学院821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之国际贸易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府收入
【答案】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它是政府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
2. 倾销幅度
【答案】倾销幅度是指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幅度。倾销幅度的确定,应当将加权平均正常价值与全部可比出口交易的加权平均价格进行比较,或者将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在逐笔交易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对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应当考虑影响价格的各种可比性因素,按照公平、合理的方式进行比较。出口价格在不同的购买人、地区、时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按照前款规定的方法难以比较的,可以将加权平均正常价值与单一出口交易的价格进行比较。
3. 欧盟
【答案】欧盟是以国家集团形式出现的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国际联盟。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65年4月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85年6月欧共体发表《白皮书》决定欧洲经济共同体将于1992年建立统一大市场。欧洲统一大市场已于1993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实现共同体内部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1991年12月1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条约规定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同时,实行资本自由流通,实现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统一,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和统一的货币,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进行司法和警务合作。1993年11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告诞生,欧洲共同体改为现称,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的过渡。
4. 特定要素模型
【答案】特定要素模型是保罗•萨缪尔森和罗纳德•琼斯创建发展的。该模型涉及三种要素两种产品,它假定某些要素是特定用以某些行业的,这些要素是不可在行业之间流动的。一个国家
生产两种产品,比如棉布和粮食;然后这个国家有三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生产棉布,只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力;生产粮食,只需要投入土地和劳动力。这意味着资本和土地都是特定要素,只能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而劳动力是流动要素,每个部门都需要使用劳动力。
5. 并购
【答案】并购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在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后者则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而获取该企业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
6. 边际要素生产率
【答案】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指増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要素生产率跟要素的投入量有关。一般来说,当一种要素不变时,另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其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即“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7. “战略性”贸易保护
【答案】“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贡献者是加拿大经济学家巴巴拉•斯潘
塞
和詹姆斯•
布朗德该理论认为: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
竞争性质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市场份额对各国企业变得更加重要。市场竞争变成一场少数几家企业之间的“博弈”,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政府补贴等来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而企业获胜之后所得的利润会大大超过政府所支付的补贴。
8. 进口抵制
【答案】进口抵制是贸易制裁的手段之一,它是指采取贸易制裁的一方禁止从被制裁国进口商品,则可称为“进口抵制”。与“出口禁运”一样,制裁和被制裁双方都在“进口抵制”中受到损害,惟有不参与制裁者会得到好处。
9. 跨国公司
【答案】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拥有矿山、工厂、销售机构或其他资产,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可以由一个国家的企业独立创办,也可以由两个或多个国家企业合资、合作经营,或控制当地的企业使其成为子公司。
10.对外开放
【答案】对外开放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11.罗勃津斯基定理
【答案】罗勃津斯基定理认为: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要素变动对一国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与该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有关。如果是贸易小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改变,贸易条件不变。进口替代型増长会使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増加,出口产品的生产下降,总贸易量减少。出口扩张型增长则使出口产品的生产增加,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减少,总贸易量上升。
1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 )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13.克鲁格曼模型
【答案】克鲁格曼模型又称PP-ZZ 模型,是指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78年所写的《规模经济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中建立的旨在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分析当代国际贸易的理论模型克鲁格曼模型中有两个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的假设:①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劳动是惟一投入,但成本函数中包含一个固定投入成本,即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増加而递减。②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即同行业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质但有一定替代性。
克鲁格曼模型的主要结论有两点:①垄断竞争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消费人口来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②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但消费品的种类则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福利。
14.进口替代型增长
【答案】进口替代型增长是指国内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工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得比较快,从而使得国内生产增加,一部分原来进口的被国内的产品替代了。
进口替代型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进口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主要资源(生产要素)的增加。进口替代型増长对经济的影响是:
(1)如果一国是贸易小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改变,贸易条件不变。进口替代型增长会使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下降,总贸易量减少。
(2)如果一国是贸易大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进口替代型增长会使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