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14
2017年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30
2017年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42
2017年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56
一、名词解释
1. 成语
【答案】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1)成语的基本特征
①意义完整; ②结构定型; ③风格典雅; ④充当语言的备用单位。
(2)成语的来源
①神话寓言; ②历史故事; ③诗文语句; ④口头俗语。
(3)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的意义改变了,例如“明目张胆”,古代用它来形容小畏权势,敢说敢为,有胆略有气概,含褒义。到后来,“明目张胆”的感情色彩完全变了,用来指公开地大胆地干坏事。
2.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3.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从而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它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孽乳现象。
4. 动态助词
【答案】动态助词是指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的助词,又称时态动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称为“体”或“情貌”。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5.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6.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7. 次方言
【答案】次方言是方言的一个分支。汉语主要有一七种方言,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即为次方言。例如官话方言下属的次方言有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它们都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归阳平,华北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而言,古入声字归入四声。
8.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二、判断题
9. 韵尾都是由辅音充当的。
【答案】错误
【解析】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 , u 两个,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
10.“突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所以它们不是同义词。
【答案】错误
【解析】同义词是指处于同义义场中的词,即词语意义相同或相近。“突然”和“忽然”虽然词性不同,但是意义相近,仍可以看作同义词。
11.同一调类的声调其调值也相同。
【答案】错误
【解析】汉语方言的声调,有着各自不同的调值和调类。两种方言调值相同的字,不一定同属相同的调类; 而调类相同的字,其调值也往往差异很大。
12.“这孩子钢琴弹得好”是动词谓语句。
【答案】错误
【解析】动词谓语句是主谓句中的一小类,是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本题句子中“这孩子”是主语,“钢琴弹得好”是谓语,而“钢琴弹得好”又是主谓短语,这种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为主谓谓语句。
13.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答案】正确
【解析】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14.“雨”和“瓜”都是象形字,“甘”和“明”是会意字。
【答案】错误
【解析】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称为象形字,如“雨”、“瓜”。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称为会意字,如“明”。而“甘”是指事字。
15.大多数汉字是指事字。
【答案】错误
【解析】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主要的造字法,象形是用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字义;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 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形声则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16.“大学”、“船只”、“地震”都是偏正型的复合词。
【答案】错误
【解析】“大学”是补充型的复合词,“地震”是主谓型的复合词。
17.“棋子”是复合式合成词。
【答案】正确
【解析】“棋子”的意思是下棋用的小石块或小木块等,因此是偏正型复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