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2岁,因“咳嗽、咳痰、全身乏力40+d,加重伴发热20+d”来诊。曾在当地卫生院用头孢菌素治疗未见好转。查体:T38.8℃,P98次/min,R25次/min,BP135/75mmHg;意识清楚;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双下肢未见压凹性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采用此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提示痰培养:结核杆菌(+),对SM、INH、RFP、EMB敏感。采用2HRZS/4HR方案治疗。)() A.除SM外其他药物对肝功能均有影响。 均能引起高尿酸血症。 均可引起较重的胃肠道反应。 均可引起药物性皮疹。 利福平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异烟肼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均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 吡嗪酰胺可能引起视神经炎。
患者女性,15岁,先天性心脏病史。心电图如图5-12所示,应诊断为()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右心室肥厚,继发性ST-T改变。 前间壁心肌梗死。 预激综合征。 左后分支阻滞。
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常年服药可控制,但近一周内加重,咳剧痰多,呈脓性样、黏稠,不易咳出,伴低热(37.5℃)。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超短波。 紫外线。 分米波。 直流电离子导入。 磁疗法。
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常年服药可控制,但近一周内加重,咳剧痰多,呈脓性样、黏稠,不易咳出,伴低热(37.5℃)。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脓肿。 肺癌。 肺炎。 肺结核。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下列哪一项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阐述是错误的() 年龄较小的患者中,双侧比单侧多见。 单侧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比双侧患者高。 第二非眼部肿瘤仅发生于化疗患者中。 单侧视网膜母细胞瘤比双侧更常见。 儿童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常年服药可控制,但近一周内加重,咳剧痰多,呈脓性样、黏稠,不易咳出,伴低热(37.5℃)。该首选的检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