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871宏观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转换率

【答案】边际转换率是指增加另一种商品产出的数量必须减少某种商品产出数量的比例。如果设产出X 的变动量为

亦即:

边际转换率反映了产品转换的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边际产品转换率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2.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答案】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其英文缩写为MRTS 。用ΔK 和ΔL 分别表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产出Y 的变动量为△Y ,则它们的比率的绝对值可以衡量1单位X 商品转换为Y 商品的比率。该比率的极限则定义为X 商品对Y 商品的边际转换率对MRT ,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案】(l )局部均衡是指在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个产品市场或单个要素市场存在的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和研究许多实际问题。一般均衡是指包括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存在的均衡。一般均衡理论的创始者是瓦尔拉斯,该理论强调各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联系和区别

①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联系

局部均衡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对于研究商品经济中每一个市场和相关市场之间在价格、需求、供给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都是建立在效用论和生产论基础上。两者都是以均衡

作为出发点,认为均衡是市场经济常态,而把不均衡看作对均衡的一种暂时偏离。

②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区别

局部均衡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区别在于:局部均衡理论研究单一市场的均衡状态,一般均衡理论研究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状态。

4.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①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与短期不同,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从而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从图可以看出,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②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

通过图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完全竞争厂尚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

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即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LAC=SAC

式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2)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特点

①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最低的成本。

②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有超额利润,新的厂商就会被吸引进来,造成整个市场的供给量扩大,使市场价格下降到各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为止。 ③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不仅必然是其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而且必然是其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如图所示。

三、计算题

5. 已知效用函数为

若收入为m ,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分别为p x 、p y ,求:

(1)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2)当p x =1, p y =2, m=120时,求边际替代率,并求出此时商品X 和商品Y 的需求价格弹性及收入弹性。

【答案】(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一阶条件为:

联立求解可得商品X 与商品Y 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2)商品X 对商品Y 的边际替代率为:

商品X 的需求价格弹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