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955西方经济学(微观)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955西方经济学(微观)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一) ... 2

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955西方经济学(微观)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二) ... 6 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955西方经济学(微观)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三) . 11 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955西方经济学(微观)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四) . 17 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955西方经济学(微观)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五) . 22

一、论述题

1. 请用规模经济递增,规模经济不变和规模经济递减,来分析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答案】(1)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这一定理是要评估一下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其基本思想是,如果市场是竞争性的,则它会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瓦尔拉斯均衡必然是一种帕累托有效配置。即:竞争性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帕累托最优可以通过瓦尔拉斯式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它是从另个角度对市场机制的肯定。即:若想实现某种帕累托最优,可以借助十市场机制。

(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这一结论的成立,只有当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意义,具体地说,它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在纯粹交换经济的情况下,只要消费者显示出凸的偏好,每一种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就有可能是一个竞争均衡。在一个包含着生产的经济中,会得出同样的结果,但这时不仅要求消费者的偏好是凸的,而且要求企业的生产集也是凸的,这一要求完全排除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总之,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时,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才能够成立,任何帕累托有效率配置都可以通过竟争市场来达到。

2. 作图说明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答案】(l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即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同时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才能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要满足交换的最优状态。

图画出了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条横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X 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等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A 的虚曲线

,等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A 、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P 1点、P 2点、P 3点,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因为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曲线C 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的交换。在契约曲线外的D 点,消费者A 、消费者B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消费者A (或消费者B )的效用的情况下,提高消费者B (或消费者A )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 B 进行,则到达P 3点时没有改变消费者B 的效用,而消费者A 的效用从提高到; 同理,也可以沿着进行。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

图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3. 试论述囚徒困境对于经济学的意义。

【答案】(l )囚徒困境

,说明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

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同案犯。他们被分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5年; 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2年; 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入狱1年,另一方入狱10年。表列明了两囚徒选择的结果。

表囚徒困境

如果囚徒A 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B 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 怎么选择,囚徒B 坦白总是最优方案。同样,囚徒A 坦白也总是最优方案。总之,从上面可以看出,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方都不坦白的收益是最高的。

(2)囚徒困境的经济学意义

①囚徒困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形,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

的矛盾。

占优策略均衡虽然是唯一可以预见到的结果,但这种策略组合却不一定是帕累托有效率的策略。在“囚徒困境”中,(坦白,坦白)是帕累托无效率的策略,因为每个人都被判5年徒刑,并不是博弈者共同的最优结果。他们共同的最优结果应该是各判2年,但却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囚徒困境”常常被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来说明:自利的个人理性行为并没有导致一个社会的最佳结果,亦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冲突。

②“囚徒困境”反映的是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理性的缺失,但是由于集体性质未定,即集体利益的缺失对整个社会影响也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

当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时且有损社会整体利益的,此时应该设计制度形成囚徒困境,设法让博弈的双方走进囚徒的困境,制止他们的合作,从而避免形成垄断,造成社会净福利的损失,很多行业间的价格与产量的竞争就属于这种情况。而当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时,就应该设法摆脱囚徒困境,从而形成合作,促进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

③无限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可以实现有效率结果的极佳机制。

在重复博弈中,囚徒困境可能会出现非合作性的共谋。尽管每个囚徒都冒着被其他囚徒出卖的风险,但如果他选择不合作,那么就会失去获得长期合作收益的可能性,如果重复博弈的次数足够多,未来收益的损失就会超过短期被出卖的损失,因此,可能会出现参与者彼此合作的情况,采取帕累托有效的策略。

二、计算题

4. 某地方苹果价格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涨价后苹果市场的均衡消费量减少12%, 涨价后苹果市场的均衡消费量为880万公斤,试求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答案】由题设,有P 1=32,P 2=40,Q 2=880,

根据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定义,有:

因此,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为1。

5. 设某生产者面临的反需求函数是。

(1)计算价格P=60时的需求弹性,此时生产者是应该提高价格还是降低价格? 说明其原因。

(2)计算价格P=20时的需求弹性,生产者此时是应该提高价格还是降低价格? 亦说明其原因。

【答案】由反需求函数可得出需求函数为:Q=(100-P ),则2。

(1)当价格P=60时,根据需求函数可得出Q=1600,则该价格水平下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

此时,生产者应该降低价格,因为此时该商品富有弹性,降低价格会使生产者的收益增加。 (2)当价格P=20时,根据需求函数可得出Q=6400,则该价格水平下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