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建筑大学地域建筑历史与理论701建筑基础知识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公共建筑造型艺术涉及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基本特点、室内空间、室外体形、民族形式、地域文化、构图技巧、形式美规律等。

2. 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答案】(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 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运用绿化. 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是什么?

【答案】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4. 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有哪些?

【答案】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5. 博物馆设计要点有哪些?

【答案】建筑覆盖率不宜大于40%,并有充分的空地和停车场

博物馆功能上分成四个分区:

陈列区、藏品库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

功能分区应明确合理,使观众流线和藏品运送流线互不交叉,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参观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陈列区不宜超过四层,二层及二层以上的藏品库和陈列室要考虑垂直运输设备

藏品库应接近陈列室布置,藏品不宜通过露天运送和在运送过程中经历较大的温湿度变化 陈列室、藏品室、修复工场宜南北向布置,避免西晒

6.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案】群体建筑, 广场道路, 绿化设施, 雕塑壁画, 建筑小品, 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7. 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水平交通空间可分为几种情况?

【答案】三种。

(1)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3)各种综合功能使用的过道与厅堂。

8. 影剧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多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般较短,所以常要求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但是出入口的位置,应密切结合总图的道路系统和室内席位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使疏散设计达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在考虑剧院,音乐厅,会堂建筑的疏散时,需要密切注意缓冲地带人流停留时间,切忌各部分之间的疏散时间失调,超过安全疏散的允许范围。

9. 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一般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案】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以公共建筑群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

10.简述公共建筑艺术形式的特殊性。

【答案】建筑艺术不能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它只能通过一定的空间和体形,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质感等方面构成的艺术形象,表达某些抽象的思想内容,如如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清幽典雅,轻松活泼等气氛。

11.我国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是什么?

【答案】天安门、午门及太和殿是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

(1)进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经过这个狭长的空间后,出现于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第一处高潮。

(2)进入天安门后,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顿为收敛。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

(3)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成横向广庭,舒展开阔。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

12.建筑构图中比例问题,一般包括哪几方面问题?

【答案】一是建筑整体或它的某个细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二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一、简答题

1. 砖混结构在建筑布局时要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1)房间的开间或进深基本统一,并符合钢筋砼板的经济跨度,上下层墙体对齐;

(2)承重墙的布置要均匀.闭合,以保证结构布置的刚性要求;

(3)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的开启应符合墙体承重的受力要求;

(4)墙体厚度和高度在允许范围内。

2. 常用的结构选型有哪些?

【答案】(1)对于一般标准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如中小学校和卫生院等, 多选用墙承重结构;

(2) 在高层公共建筑中, 如宾馆,大型办公楼等, 多选择框架或框剪结构体系;

(3)而对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 如剧院,会堂,体育馆,大型仓库,超级市场等多选择空间结构体系。

3. 功能分区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当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

4. 论述河南省博物馆设计理念及空间组合?

【答案】馆区中心部位为主展馆,高45.5米,以元代登封的观星台为外观雏形,建筑平面以正方形为母体,主体建筑便自然演绎而形成了“金字塔”造型。冠部呈方斗状,恰似扬斗以承“甘露”,下接覆地斗以纳“地气”,其中心位置精细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圆洞。主体建筑蕴含了中国古文化中地处“天中地心”和“天圆地方”的感念,也有“会宇宙之气,聚天地之灵”的内涵。冠部四周分别镶嵌四神图案,表示古天文学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天象星座;大斜面从建筑构造的需要加上白色乳钉图案,形似青铜器上的乳钉纹样和传统建筑板门的门钉形状,又是茫茫宇宙满天星的反照,代表了宇宙中数以万计的星座;主体斜面的四周顶部浅蓝色的透明窗及顶部垂直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主体建筑造型奇特,其实宏伟,独具现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特征。

整个河南博物馆建筑群采用了传统建筑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布局手法,从总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属建筑,聚散有致,和谐统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辐射状,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传播。假如我们从上鸟瞰整个建筑群,则宛若“大鹏展翅”向天飞,主体建筑如大鹏身躯,展馆大门就像大鹏的头部,两侧配楼恰似大鹏的翅膀,后边与文物库房相连的过廊,更是大鹏之尾。整个造型象征着古老中原再现历史的辉煌,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和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