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设计基础(2)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查尔斯·詹克斯
【答案】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权威之一。建筑理论是“双重译码”与“骡子风格”。最先提出和阐释了后现代建筑的概念,并且将其扩展到整个艺术界,影响深远,为后现代艺术开辟了新的空间。还定位了晚期现代主义和新现代主义这两个概念,使之成为公认的衡量后现代建筑之外的主流建筑现象的主要概念。代表著作有1977年出版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被称为是向“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宣战书。答罗伯特·斯坦恩: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奠基人罗伯特·斯坦恩,在其著作《现代古典主义》一书中对后现代主义设计进行了分类:
(1)冷嘲热讽的古典主义:采用大量古典的、历史的建筑符号、装饰细节来达到丰富的效果。
(2)潜伏的占典主义:一半现代主义,一半传统风格。
(3)原教旨古典主义:采用古典的城市布局中心与古典的比例来达到线与传统的和谐。
(4)规范的古典主义(复古主义):采用完整的复古方式。
(5)现代传统主义:更加讲究细节的装饰效果,因而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奢华、艳俗。
2. 爱多尔·索塔萨斯
【答案】意大利战后最具传奇色彩的设计师。跨越了设计史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阶段,设计风格以多变和奇特著称。在他的激进设计中,他把设计当成一种象征符号,赋予其特有的意义。其设计动机来自两方面:美国的波普文化和印度宗教的神秘主义和原始文化。是1975年“全球工具”组织的发起人,又组织了孟菲斯设计运动,其激进前卫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使他成为意大利设计界尤其是设计探索运动中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代表作有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埃拉9003型”电脑,便携式打字机等。
3. 勒·柯布西耶
【答案】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强调机械的美,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认为现代人类生活中经过设计的环境其实都是机器。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50年代以后勒·科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主要贡献是新建筑五要素和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功能性和多元化的组合。代表作有《走向新建筑》、萨夫伊别墅、朗香教堂、马赛公离等。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三位大师之一。
4. 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答案】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艺术浪潮。一批激进的设计师反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反“技术时尚”展开设计艺术运动,被称为反主流设计或激进设计。代表人物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要
组织有“阿基米亚集团”、三人设计组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张个性的、自我的、表现的、精神的设计艺术思想,三人设计组1969年设计的“充气”沙发被认为是反主流设计的典型代表。反主流设计是世界“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很快消退。
5. 国际主义风格
【答案】欧洲的现代主义和美国富裕的社会状况结合形成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马克斯·比尔)、乌尔姆—布劳恩体系的产品设计(兰姆斯)都是其影响下的产物。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
6. 安尼雅各布森
【答案】丹麦战后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大师,金属餐具、卫生洁具和家具设计独具匠心,具有典型的功能主义和现代设计美学巧妙结合的特征,成为现代设计的经典之作。50年代初期他设计了钢管脚的胶合板椅子,按人体工学以热压方法加工而成,具有曲面形式美的特征。他设计的“蚁椅”“天鹅椅”和“蛋椅”,运用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金属支架配以用皮革包裹的大曲面,具有极高的现代美学价值。
7. 洛可可式风格
【答案】洛可可式风格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始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线脚多用金色。从发展根源上说,洛可可式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延续,同时也是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严重侵染的结果,所以在法国,洛可可又称为中国装饰。
8. 瓦西里椅子
【答案】1925年布鲁尔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子。为了纪念他和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友谊,故名“瓦西里椅子”。瓦西里椅子使用的材料为纯不锈钢脚架,架子线条简洁流畅,扶手、靠背和座垫为优质皮革材料,富有柔韧性,能带给人较好的舒适感。瓦西里椅具备了精炼与凝重的品质,其诞生真正实现了现代主义设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
9. 新古典主义
【答案】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18世纪前的欧洲,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过程中,人们逐渐厌恶盛行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而关注古典艺术,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建筑上追求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大
体上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新古典风格也体现在当时的产品上,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多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10.流线型运动
【答案】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以流线型风格为主要工业设计特征。与空气动力学相关,能够提高运动速度、降低能耗。但被作为世界式样广泛应用,导致纯粹的形式主义,商业上的失败,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纯粹的审美形式追求。二战后,美国的流线型设计式样逐渐走向理性和科学,更加注重流线型的功能属性,而单纯的审美造型逐渐淡化,作为20世纪30年代曾风靡美国的审美样式逐渐消失。代表人物有雷蒙·罗维、门德尔松、诺尔曼. 贝尔. 盖迪斯。
二、简答题
11.简述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答案】设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不乏对它的总结、研究。然而,对于设计与艺术二者的关系,并没有明确指出。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1)首先,从二者的起源和结合来说,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用“设计艺术”作为专业术语名称,应更能准确地反映历史的发展状况。
(2)其次,从现实社会中设计的本质意义来说,尽管我们不排除专门为了某种视觉需要和心理感受而进行的纯艺术性设计。但是,在整个设计的发展史上,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特别是在物质需要中,实用是基本点,也是根本点,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因此,从设计的本质来说,用“设计艺术”比“艺术设计”更为确切,更能体现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本质特征。
12.简述现在设计教育强调的教育方法。
【答案】(1)启发式。教学过程是老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它建立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基础上,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条件。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特定的培养日标,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各种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借助教材和专用教学设备,通过讲解、答疑、组织讨论学习、指导自学等为学生的学习认知提供帮助,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协作参与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方面就理论问题而组织开展研讨活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集体研讨习惯并与别人有效合作的方法。“参与”提供了设计过程的客观认知环境和交流的能动意义,“协作”则是实现参与的手段和途径。“协作参与”作为现代教育方法中的重要部分,它不单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研讨过程中,还为学生今后与各个阶层人员的合作奠定了沟通、交流与写作的方法论基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