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康复医学科题库>心血管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 男,56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长期维持在100~110次/分,口服地高辛0.25mg1次/日,治疗2周后心率无明显下降为了控制心率应首先的措施是()

A . 增加地高辛用量
B . 加用普罗帕酮
C . 加用胺碘酮
D . 加用维拉帕米
E . β受体阻断药

所谓"寒从中生"指的是() 外感寒邪,影响脏腑功能。 寒邪直中脏腑。 阳气虚、温煦功能减退。 恣食生冷,内脏受寒。 寒邪从肌表而入,渐侵脏腑。 以下关于斑秃典型皮损,描述错误的是() 秃发区皮肤光滑。 进展期秃发区边缘头发松动易拔出。 愈后遗留瘢痕。 恢复期新生毛发可为白色。 男,35岁。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心电图示心率96次/分,心房颤动。血清钾6.5mmol/L,血清钠130mmol/L。该患者不宜应用() 硝普钠。 呋塞米(速尿)。 螺内酯(安体舒通)。 地高辛。 阿司匹林。 下列阳虚证中,病情最重的是() 肾阳虚。 心阳虚。 胃阳虚。 脾阳虚。 肺阳虚。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慢性期病理变化的特征是() 肺泡炎和间质性肺炎。 肉芽肿形成。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肺泡内出血。 肺泡纤维化。 男,56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长期维持在100~110次/分,口服地高辛0.25mg1次/日,治疗2周后心率无明显下降为了控制心率应首先的措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功能不全,地高辛是洋地黄类药物,属于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治疗心衰时剂量与心肌收缩效应呈线性关系,盲目增加洋地黄剂量不仅易引起中毒反应,且可能加重心衰。另外胺碘酮和维拉帕米均可降低地高辛的经肾排泄率而增加中毒的可能性,所以均排除。普罗帕酮有轻度的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但心衰禁忌。β受体阻滞剂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有效,它可减慢心率,延长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增加冠脉血流灌注,且可改善心肌弛缓性和顺应性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