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43艺术学原理之西方美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美
【答案】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各种活动中的感性显现。他是人的本质力量最直接的体现,是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社会美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大方面。其中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2. 审美理想
【答案】审美理想是一种特殊的理想,是因为审美理想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从一般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提升的超越精神,体现着人对生存意义不断探询和追问的最高心灵旨趣,而人的这种向着未来不断探问、寻求人生境界不断超越的超验追求精神,也正是审美活动一种特殊意义。
3. 《画理探微》
【答案】《画理探微》是中国现代美学家邓以蛰所著的美学著作。它从美学、哲学上分析和论述中国绘画与历史,并提出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一个中国绘画美学体系的架构。
4. 实践美学
【答案】实践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派,李泽厚为其学派的代表。李泽厚在20世纪50年代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美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实践美学的理论含义有四个方面:
①实践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根本标志的物质生产实践,亦即人类能动地探索、征服、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性实践;
②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
③实践就是自然的人化;
④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诞生出来的,是社会历史的成果。
5. 身体图式
【答案】“身体图式”是法国哲学家梅洛·旁蒂提出的哲学理论。这一理论被视为超越认识论美学局限的理想支点。梅洛一旁蒂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基础上拓展了康德的“图式”、胡塞尔的“身体意向”等理论,论证说明“身体”作为源初意向性所在,决定着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体认。对于美学研究而言,“身体图式”理论小但有助于解决“感性与理性如何统一”等疑难,而且为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提供了可能。
6. 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
【答案】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是现代美学对文本的分类。狭义文本专指纯粹语言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在中文中也被译为话语。对语言学家来说,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文本可能只是一个单句,例如谚语、格言、招牌等,但比较普遍的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文本和段落的区别在于,文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广义文本是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等。它是一个单独表意系统实现的独一无二的文本; 表现某一系统或代码的非独特的文本类别,如电影文本、诗歌文本等; 为各种表意活动和能指生产活动提供原初条件的本体论意义的文本。
7. “空灵”的美感
【答案】空灵的美感是一种形而上的愉悦,它体现了禅宗的一种人生智慧。它使人们在“万古长空”的氛围中欣赏、体验眼前“一朝风月”之美。永恒就在当下。这时人们的心境不再是焦灼,也不再是忧伤,而是平静、恬淡,有一种解脱感和自由感,“行到水穷处,坐着云起时”,了悟生命的意义,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愉悦。
8. 艺术美
【答案】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应,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同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说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答案】(1)近代发达的自然科学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 人因为理性而超越动物,人身上也存在着非理性的力量,因此,恶并不完全来自自然界,人自身就具有恶的根源。
(2)19世纪和20世纪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人类遭受灾难的时代。灾难毁灭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包括是非、美丑、善恶; 当传统美的殿堂被摧毁,丑就被当作新的桅杆树立起来,对丑的崇拜是“英雄”业绩幻灭的后遗症。
(3)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畸形和矛盾。一方面,生产高度丰富化、社会化,另一方面,生活却高度个人化、孤独化。从理智上说,世界被人掌握了,从感情上说,世界却与人生疏了。在这生疏、冷漠的世界中,人们用开来寻求感情和心灵的刺激。
10.简述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答案】美育和艺术教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关系主要体现为:
(1)美育和艺术教育的联系
①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
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它对提高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人的审美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2)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区别
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也不完全等同。
①艺术教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艺术技巧的教育,并以培养人的艺术感受力与创造力为主。审美教育却不一定涉及艺术技巧的培养,对艺术的感受力的培养也是为审美主体形成完善的结构和健康人格服务的。
②艺术教育以艺术作品为教育手段,而审美教育除艺术作品外,还以广泛的审美活动为教育手段。
11.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答案】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1)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2)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3)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象。
(4)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12.简述喜剧性的基本美学特征。
【答案】(1)喜剧性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 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①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②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