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普遍原理?

【答案】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

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已为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明。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

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2. 试述现代科学是如何揭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的。

【答案】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①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②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3)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 如何认识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主要有: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终身雇佣制度; 职工持股计划; 社会福利制度。当代西力一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③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己经发生很大变化;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口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a.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b.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c.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卞义产生了一定影响:d.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的实质:

a.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b.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 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4.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案】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石出。

①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

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