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94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A. 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 提高CPU 的处理速度
C. 提高CPU 和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 D. 实现与设备无关性 【答案】C
【解析】缓冲是用来在两种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输信息时平滑传输过程的常用手段。缓冲技术是用来匹配CPU 与设备之间速度差异和负荷的不均匀。
2.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案中,若某用户空间为16个页面,页长1KB ,现有页表如下,则逻辑地址0A1F (H )所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
A.0E1F (H ) B.031F (H ) C.0A1F (H ) D.021F (H ) 【答案】A
【解析】每页大小为1KB , 所以页内地址占据10位。用户共有16个页,所以,页号占4位。这样,0A1F (H )对应的二进制数为就是
即0E1F (H )。
故页号为2, 对应的内存块为3, 这样,物理地址
3. 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用户态发生的事件是( )。
A. 系统调用 B. 外部中断 C. 进程切换 D. 缺页 【答案】C
【解析】判断能否在用户态执行的关键在于事件是否会执行特权指令。
首先看A 项,系统调用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程序调用内核函数的,当用户程序执行系统调用时,会使CPU 状态从用户态切换至系统态并执行内核函数,执行结束之后将控制权还给用户程序,并且CPU 状态从系统态切换至用户态。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系统调用的执行过程中CPU 需要切换至系统态,但系统调用(或者引用、调用)是在用户态发生的,是系统特意为用户态设计的,因此系统调用可以发生在用户态。
B 项为外部中断,很多考生会被中断二字影响,认为涉及中断的都应该是系统态的事情,而不能在用户态执行,因此选错。中断在系统中经常发生,如键盘输入会引发外部中断(外部中断;进程缺页会产生缺页是指由外部事件引起的中断,比如鼠标单击和键盘输入等操作引起的中断)
中断等,这些都经常发生在用户进程中,自然这些也都是用户态的事件。以键盘输入举例,一个,用户进程需要用户输入一串命令,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时会引发外部中断(此时CPU 还是用户态),处理程序处理之后将输此时系统会切换至系统态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这时CPU 转变为系统态)
入结果返回给用户程序并将CPU 状态切换为用户态,中断处理结束。由此过程可见,中断的发生和处理与系统调用类似,都是发生在用户态,通过切换至系统态完成对应功能,然后返回至用户态。系统调用和中断的发生是在用户态,处理是在系统态。
,看D 项,缺页与B 项类似,用户态执行进程缺页时会产生缺页中断(中断发生在用户态)然后系统转入系统态进行缺页中断处理,然后再返回用户态,将控制权交还给用户进程。因此D 项也可以发生在用户态。
根据排除法知道答案是C 项,进程切换实际上是对于程序状态的修改,因此要修改程序状态字,这是特权指令,必须在系统态执行。
4. 串行接口是指( )。
A.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0设备之间串行传送 B.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1/0设备之间并行传送 C.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0设备之间串行传送 D.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0设备之间并行传送 【答案】C
5. 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
A. 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
B. 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 C. 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 D. 前者分时使用CPU ,后者独占CPU 【答案】A
6. 设主存的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当有一个进程需申请45KB 的存储区时,若采用最佳适应法,贝U 所分到的分区首地址为( )。
A.100KB B.190KB C.330KB
D.410KB
【答案】C
【解析】按照最佳适应法的要求,第三块(大小60KB )区域是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
7. 最容易造成很多小碎片的可变分区分配算法是( )。
A. 首次适应算法 B. 最佳适应算法 C. 最坏适应算法 D. 以上算法都不会 【答案】B
【解析】最佳适应算法是指,根据申请在空闲区表中选择能满足申请长度的最小空闲区。此 算法最节约空间,因为它尽量不分割大的空闲区。该算法缺点是可能会形成很多很小的空闲区域。
8. 对于处理机调度中的高响应比调度算法,通常,影响响应比的主要因素可以是( )。
A. 程序长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