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系统建设中,为了使开发出来的目标系统能满足实际需要,在着手编程之前应认真考虑以下问题:1)系统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为解决该问题,系统应干些什么?3)系统应该怎样去干?其中第2个问题的解决是(1)的任务,第3个问题的解决是(2)的任务。空白(1)处应选择() A.信息系统总体规划阶段。 信息系统分析阶段。 信息系统设计阶段。 信息系统实施阶段。
信息战略规划报告应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摘要、规划和附录。其中,摘要涉及的主题包括信息战略规划所涉及的范围、企业的业务目标和战略重点、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的影响、对现有信息环境的评价、推荐的系统战略、推荐的技术战略、推荐的组织战略、推荐的行动计划等,其中系统战略是关于(1)和(2)的总结。空白(2)处应选择() A.业务系统结构规划。 机构结构规划。 过程结构规划。 系统发展规划。
信息战略规划报告应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摘要、规划和附录。其中,摘要涉及的主题包括信息战略规划所涉及的范围、企业的业务目标和战略重点、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的影响、对现有信息环境的评价、推荐的系统战略、推荐的技术战略、推荐的组织战略、推荐的行动计划等,其中系统战略是关于(1)和(2)的总结。空白(1)处应选择() A.技术结构规划。 整体网络规划。 数据库结构规划。 信息结构规划。
博学公司欲对其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需要实现在系统之间快速传递可定制格式的数据包,并且当有新的数据包到达时,接收系统会自动得到通知。另外还要求支持数据重传,以确保传输的成功。针对这些集成需求,应该采用()的集成方式。 远程过程调用。 共享数据库。 文件传输。 消息传递。
共享数据库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应用集成方式。以下关于共享数据库集成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共享数据库集成方式通常将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在一个共享数据库中,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库模式来处理不同应用的集成需求。 共享数据库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存储与格式定义,能够解决不同应用程序中数据语义不一致的问题。 多个应用程序可能通过共享数据库频繁地读取和修改相同的数据,这会使共享数据库成为一个性能瓶颈。 共享数据库集成方式的一个重要限制来自外部的已封装应用,这些封装好的应用程序只能采用自己定义的数据库模式,调整和集成余地较小。
信息工程的基础是信息战略规划,规划的起点是将(1)和企业的信息需求转换成信息系统目标,实施信息系统工程是要为企业建立起具有稳定数据型的数据处理中心,以满足各级管理人员关于信息的需求,它坚持以(2)为信息处理的中心。空白(1)处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