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库系统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根据系统所提供的存取路径,选择合理的存取策略,这种优化方式称为( )。
A. 物理优化
B. 代数优化
C. 规则优化
D. 代价估算优化
【答案】A
【解析】物理优化是根据数据字典中的存取路径、数据的存储分布以及聚簇情况等信息来选择低层的存取路径。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利用存储过程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固定数据库角色
B. 当前数据库中的用户自定义角色可以用存储过程删除
C. 不能将数据库用户账户添加为当前数据库中角色的成员
D.Public 角色可以被删除
【答案】B
【解析】在T-SQL 中,通过
表;利用
利用存储过程,查看固定数据库角色列存储过程将数据库用户的账户,添加为当前数据库中数据库角色的成员;
存储过程从当前数据库的数据库角色中,删除数据库安全账户。但不能利
包括两类具有隐用存储过程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固定数据库角色,排除A 项。此外,
含权限的预定义角色,固定服务器角色和固定数据库角色。这些隐含权限不能授予其他用户账户。如果有用户需要这些权限,则必须将其账户添加到这些预定义角色中,排除C 项;Public
角色是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每个数据库都存在的特殊角色。它提供数据库中用户默认权限,每
个数据库用户都自动是此角色的成员。所以Public 角色不能被删除,排除D 项;在
过
利用存储过程,查看角色;利用存储过程从当前数据库删除角色。B 项是正确的。 中,通
存储过程在当前数据库创建新的数据库角色;
3. 存取方法设计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阶段的设计任务。
A. 系统需求分析
B. 概念结构设计
C. 逻辑结构设计
D. 物理结构设计
【答案】D
【解析】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具体计算机系统(DBMS 和硬件等)的特点,为给定的数据库模型确定合理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4.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工作包括对数据库的( )。
A. 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的确定以及转储和恢复
B. 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的确定以及系统存储参数的配置
C. 转储和恢复;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进;重组织和重构造
D. 定义数据库结构;组织数据入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试运行
【答案】C
【解析】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维持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对数据库性能的监测、分析改善与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5. 查询优化是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下列给出的查询优化方法,一般情况下无效的是( )。
A. 对经常需要进行排序或分组的列建立索引
B. 对经常出现在查询条件中的列建立索引
C. 对涉及连接的查询,尽量用左外连接或右外连接代替内连接
D. 采用提前计算方法,将频繁访问的视图转为物化视图
【答案】C
【解析】左连接或右连接包含与NULL 数据匹配的数据,非常消耗资源。多使用内连接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有助于优化查询。
6. 在支撑繁忙业务的并行数据库系统中,有一个数据量很大的表T (al , a2, …,an ),对该表的查询多数为针对主码al 的范围查询和点查询,为了改善查询性能,需要对该表进行划分。关于该表的划分和应用策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用轮转法对T 中的元组进行划分,这样数据分布均匀,适合于点查询和范围查询
B. 以al 为划分属性,对T 采用散列划分是一种可行的划分方法,有利于对该表的点查询
C. 以al 为划分属性,对T 采用范围划分并建立主索引,是一种有效的划分方法
D. 以al 为划分属性,对T 采用散列划分和范围划分都有可能带来T 的各个数据分区的数据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答案】A
【解析】轮转法策略由于不知道所要查找的元组的具体位置,所以需要在整个磁盘上进行查找,查询效率较低,不适合于点查询和范围查询。
7. 将局部E-R 模型集成为全局E-R 模型时要解决( )。
A. 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
B. 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和命名冲突
C. 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命名冲突、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
D. 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答案】B
【解析】在将局部E-R 模型集成为全局E-R 模型时要解决三类冲突: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和命名冲突。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属于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
8.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 )。
A. —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B. —组硬件
C. 一组系统软件
D. 既有硬件,也有软件
【答案】C
【解析】DBMS 是一个以统一方法管理、维护数据库数据的一系列软件的集合。
9.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策略中,首先要做的是( )。
A. 对文件进行预处理
B. 尽早执行选择运算
C. 执行笛卡尔积运算
D. 投影运算
【答案】B
10.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 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安全性约束
B.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
C. 数据定义、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约束
D. 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和数据一致性约束
【答案】B
【解析】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数学形式框架,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数据模型包含以下三要素:
①数据结构:由一组创建数据库的规则组成。数据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它是所研究对象类型的集合,也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
②数据操作:定义允许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种类(包括更新和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修改数据库结构)。
③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一组完整性规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