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特征的表达是( )。

A. 行动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B. 研究过程不需要理性指导

C. 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D. 强调对行动的反思

【答案】D

【解析】行动研究是在批判传统的将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相互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在“行动”上,所以,有学者将行动研究简要地概括为“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因此,可排除BC 。A 项表达错误,应该是研究过程就是行动过程,行动过程不一定是研究过程。

2. 杜威教育理论成型的标志性著作是( )

A. 《经验与教育》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我的教育信条》

D. 《教育与社会》

【答案】B

,被西方教育家视为与柏【解析】杜威是美国教育学家,其重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1897《我的教育信条》; 1899《学校与社会》; 1983《经验与教育》。

3. 国子学始立于( )。

A. 西晋

B. 东晋

C. 南朝

D. 北朝

【答案】A

,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年),设置国子祭【解析】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

酒、博士各一人。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也是门阀士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以后国子学制度逐步得到发展,成为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

4. 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

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塑造

【答案】B

【解析】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 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根据斯金纳的观点,强化的目的就是提高反应的概率。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中止厌恶刺激的方式来实现。惩罚的目的是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题目中的某生因受到过点名回答问题的负强化作用,所以就越来越经常地坐在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

5.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 )

A.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 外在教育目的论

C. 教育准备生活说

D. 教育适应生活说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教育准备生活说是由斯宾塞提出的,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因此,他要求必须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反对古典主义教育,反映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就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教育适应生活说与教育准备生活说不同,认为学校教育应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6. 南京国民政府曾使用“大学院”和“大学区”的教育管理制度,它是由( )提出来的。

A. 黄炎培

B. 陈鹤琴

C. 陶行知

D. 蔡元培

【答案】D

7. 下列哪位教育家参与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答案】B

8. 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 )

A. 《巴特勒法案》

B. 《巴尔福教育祛》

C. 《费舍教育法》

D. 《福斯特教育法》

【答案】A

,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于1944年【解析】《巴特勒教育法》也称《1944年教育法》

提出,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它结束了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互相衔接的初等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法案确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费舍教育法》于1918年颁布,主张废除初等学校的学费制等,它的颁布对于英国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巴尔福教育法》于1902年颁布,该法主张设立地方教育局,赋予地方教育局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等权利。《福斯特教育法》于1870年颁布,该法案要求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等,它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这就要求大家对法案的主要内容和法案的意义非常的熟悉和了解。

9. 学制规定犷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 )

A. 主导与辅助关系

B. 领导与从属关系

C. 合作与竟争关系

D. 衔接与分工关系

【答案】D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对学制基本含义的掌握情况。这题很活,需要仔细分析,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大纲解析上面的概念。关键词是学制内容中的主语,即一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学校直接肯定是衔接关系,各类学校直接应该是分工关系。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来。

10.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独立思想是指教育从( )中独立出来。

A. 政治

B.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