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856传热学(I)之传热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判断题

1. 颜色对红外线的吸收几乎没有影响。( )

【答案】对

2. 以恒定热流对管内流动进行加热时,管子截面的平均温度随管长线性増加。( )

【答案】对

3. 把手分别伸进100°C 的空气或者80°C 的水中时, 手在100°C 的空气烫伤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 )

【答案】错

【解析】流体流动的换热关联式可以用下式表示:。由于在相同流速、特征长度情况下, 水的雷诺数远大于空气的雷诺数, 因而水与手之间的换热系数远大于空气与手的换热系数, 所以手在80°C的水中烫伤的可能性要大些。

4. 对于重辅射表面(即绝热面),从辐射特性而言可当作黑体,而从吸收特性而言相当于白体。( )

【答案】对

5. 自然对流换热且流态为揣流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圆管水平放置和竖直放置其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相等。( )

【答案】对

二、简答题

6 “热对流”与“对流换热”是否为同一现象?试以实例说明.。对流换热是否属于基本的传热方式?

【答案】(1)热对流与对流换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现象。

(2)其区别为:①热对流是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而对流换热不是传热的基本方式;②对流换热是导热和热对流这两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作用,由于流体质点间的紧密接触,热对流也同时伴随有导热现象;③对流换热必然具有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相对运动。

(3)工程中流体与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因相对运动而发生的传热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7. 如何理解对流换热过程强弱及对流换热量大小的说法?

【答案】对流换热过程强弱是指传热系数的大小,对流换热的强化与削弱一般从增大或减小传热系数入手。而对流换热量不仅与传热系数有关,还与传热面积、传热温差有关。因此,对流换热量大,对流换热过程不一定强。

8. 写出基尔霍夫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说明其含义及适用条件。 【答案】表明善于吸收的物体必善于发射,反之亦然。适用条件:实际物体与黑体投射辐射处于热平衡,或者为灰体。

9. 分析双层保温杯中从热水到外界环境的传热过程,并提出提高保温性能的措施或途径。

【答案】(1)传热过程:内部水通过向对流换热传热给内层内壁,而后通过导热传给内层外壁,内层外壁通过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传热给外层内壁,内壁通过导热传热给外层外壁,外壁通过自然对流换热与外界空气交换热量。

(2)措施:内、外层间抽真空,内层外壁及外层内壁作表面处理,减小表面发射率,内、外层间加层,相当于加遮热板。

10.为什么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具有相似性?雷诺类比适用于什么条件?

【答案】(1)通过边界层分析,得到的边界层动量微分方程式和能量微分方程式形式完全一致,且各自对应的边界条件也是相同的,说明边界层中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具有类似的规律。由于边界层中存在温度梯度,因此产生了热量的传递,传递的热量具体体现为热流密度q ;由于同时存在速度梯度,因此产生了动量传递,传递的动量具体体现为黏性应力

布的相似性说明热量传递与动量传递具有相似性。

(2)雷诺类比适用于Pr=l的流体。

11.有人说,在电子器件的多种冷却方式中,自然对流是一种最可靠(最安全)、最经济、无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的冷却方式。试对这一说法作出评价,并说明这种冷却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方法可作一定程度的弥补?

【答案】电流通过电子器件时会产生焦耳热,导致温度上升,于是产生了周围空气自然对流的动力。这种冷却方式无需外加动力,亦无噪声,而且一旦停电,电子器件也就不工作了,因而也就不存在冷却问题,因而说它是最可靠、最经济、无噪声污染的冷却方式是合适的。自然对流冷却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其换热强度低。一种弥补的方法是采用扩展表面,即在热表面上加装垂直放置的肋片,以增加散热面积。

12.简述和准则的物理意义。图形表示)。 【答案】表示物体内部导热热阻与物体表面对流换热热阴的比值,它和第三温度分布与速度分和时,一维平板非稳态导热温度分布的特点(用类边界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是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无量纲时间,表示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的深度。

意味着平板的导热热阻趋于零,平板内部各点的温度在任一时刻都趋于均匀一致,如

图1所示。

表明对流换热热阻趋于零,平板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趋于零,如图2所示。

1

图2

13.工程上采用加肋片来强化传热。何时一侧加肋? 何时两侧同时加肋?

【答案】(1)当传热壁一侧时,该侧加肋可强化传热;

但(2)当传热壁两侧Bi 都小于0.1时,则两侧都可加肋。 加肋时应使壁面两侧表面传热热阻尽量相近,这样强化传热效果好。当壁面两侧均

一侧表面传热热阻显著大于另一侧表面传热热阻时,在热阻大的一侧加肋效果较好。

14.试分别说明导热问题3种类型的边界条件。

【答案】(1)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任意时刻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

(2)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任意时刻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或温度梯度;

(3)第三类边界条件:已知任意时刻物体边界与周围流体间的对流换热情况,即已知表面传热系数h 和周围流体温度t f 。

15.“善于发射的物体必善于吸收”,即物体辐射力越大,其吸收比也越大。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案】基尔霍夫定律对实际物体成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物体与辐射源处于热平衡,辐射源为黑体。也即物体辐射力越大,其对同样温度的黑体辐射吸收比也越大,善于发射的物体,必善于吸收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所以上述说法不正确。

三、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