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叻报》
【答案】《叻报》是由薛有礼创办的华文报纸,该报设社论、国内外新闻、政府公报和广告等栏目,是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出现较早、寿命最长的华文日报,一直出版到1932年停刊,历史长达近51年,在海外华文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报纸对开启华人社会风气,推广中华文化起了重大的作用。《叻报》在政治上偏于保守,内容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新加坡早期华人社会的风貌,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2. 范长江
【答案】范长江是中国著名记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他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进行西北采访活动,为该报写的通讯后汇编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这一系列通讯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还首次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红军的状况。他的文章笔触生动而有感情,刊出后受到广泛欢迎,“长江”名噪一时。1936年,他又深入内蒙西部采访写了通讯《忆西蒙》。1937年西安事变后赴西安采访,并第一次接触了共产党人,后赴延安采访毛泽东,思想发生深刻转变,期间发表通讯集《塞卜行》。1938年脱离《大公报》,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青记’,、“国新社”、香港《华商报》等,曾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延安《解放日报》副总编,新华社“四大队”队长,成为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建国后,曾任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
3. 知识沟
[分析]基本传播理论知识点的考察。主要答题要点包括:时间、任务、理论基本内容、影响等。题目难度较为简单,注意回答全面。
【答案】“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4. 《解放报》
【答案】《解放报》是抗战胜利后中共在华北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46年2月22日在北平创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