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软件学院813专业基础综合之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关于OLAP 和OL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OLTP 事务量大,但事务内容比较简单且重复率高

B.OLAP 的最终数据来源与OLTP 不一样

C.OLAP 面对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

D.OLTP 以应用为核心,是应用驱动的

【答案】C 【解析】一样,最终数据来源都是来自底层的数据库系统,但是由于两者的使用用户不同。

2. 下述哪一个SQL 语句用于实现数据存取的安全机制( )。

【答案】C

【解析】COMMIT 是向数据库递交数据,ROLLBACK 是回滚数据,CREATE TABLE是创建表,而GRANT

是用来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可以实现数据存取的安全机制。

3. “年龄在15至30岁之间”这种约束属于DBMS 的( )功能。

A. 恢复

B. 并发控制

C. 完整性

D. 安全性

【答案】C

【解析】“年龄在15至30岁之间”是完整性约束中值的约束。

4. 关系运算以关系代数为理论基础,关系代数的最基本操作是并、差、笛卡尔积、( )。

A. 投影、连接

B. 连接、选择

C. 选择、投影

D. 交、选择

【答案】C

【解析】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它通过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关系代数的运算共有8种,可分两类: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一传统的集合运算有:交、并、差、笛卡尔积,专门的关系运算有:选择、投影、连接和除。其中,并、差、笛卡尔积、选择和投影5种运算是基本运算,其他3种运算均可以用这5种基本运算来表达。

5.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工作包括对数据库的( )。

A. 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的确定以及转储和恢复

B. 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的确定以及系统存储参数的配置

C. 转储和恢复;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进;重组织和重构造

D. 定义数据库结构;组织数据入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试运行

【答案】C

【解析】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维持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对数据库性能的监测、分析改善与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6. 以下关于数据粒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粒度是指数据仓库小数据单元的详细程度和级别

B. 数据越详细,粒度就越小,级别也就越高

C. 数据综合度越高,粒度就越大,级别也越高

D. 粒度的具体划分将直接影响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以及查询质量

【答案】B

【解析】数据越详细,粒度就越大,级别也就越低。

7. 下列关于函数依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函数依赖

确定

C. 函数依赖具有传递性

D. 在关系R 中,如果属性A 依赖于属性B , 这种依赖正式记作:

【答案】D

【解析】函数依赖,顾名思义,就是属性之间存在着类似于数学中函数的一种数据依赖关系。

是属性集合,R (U )是U 上的一个关系,X 、Y 是U 的子集。若对于R (U )

其中X 称为决定因素。 下的任何一个可能的关系,均 有X 的一个值对应于Y 的唯一具体值,称X 函数决定Y ,或者Y 函数依赖于X ,记作

中,A 称为决定因素 B. 在关系R 中,属性B 依赖于属性A , 则说明当属性A 的值确定之后,属性B 的值也就随之

8. 在SQLServer2000中,通过构建永久备份设备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需要指定备份设备的大小

B. —个数据库一次只能备份在一个设备上

C. 每个备份设备都是专属于一个数据库的

D. 只能将备份设备建立在磁盘上

【答案】A

【解析】适用SQLServer 备份数据库的场所建立在磁带或者磁盘上,进行数据库备份时不需要指定备份设备的大小,一个备份设备上可以对同一个数据库或多个数据库进行多次备份,同时一个数据库也可以在多个备份设备上备份。

二、简答题

9.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库模式。

【答案】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即:

(1)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 产品的概念模式,在本篇中就是E-R 图;

(2)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 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3)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 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0.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答案】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1)需求分析阶段: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 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物理设计阶段:物理设计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在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员运用DBMS 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如SQL )及其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