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借代
【答案】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①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③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④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
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⑤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2.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
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3. 语流音变
【答案】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临近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如英语中的连读现象; 异化是指两个本来相近或相同的音,在语流中要改变其中一个音的读音的现象,如上声的变调; 弱化通常发生轻声或弱读现象中,如汉语中的轻声现象; 脱落是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而产生的,如汉语音节中的“豆腐”等词。
4. 语法性质
【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5.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6.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7.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8. 合体字
【答案】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二、简答题
9. 举例说明语义场的各种类型。
【答案】(1)语义场由于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如“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是几种主要的语义场。
(2)语义场的类型
①类属义场
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如“桌子一椅子——板凳”同属家具类,“锅——碗——瓢——盆”同属厨具类,“红——黄——蓝——白——黑”同属颜色类,“纸——笔——墨——砚”同属文具类。在汉语中类属义场所概括的事物,往往超过所列举的事物的总和。另一方面,汉语中的类属义场的划分并不一定符合科学分类的要求。很多分类都只是根据人们的某种思
想、习惯,例如“家禽——野禽”、“害虫——益虫”都是根据它们同人的关系进行的分类。
②顺序义场
顺序义场的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例如“大学——中学——小学”、“初试——复试”、“初赛——复赛——决赛”、“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头伏——伏——三伏”等都是。如果义场中包含的成员很多,往往在前面加上数词表示,如小学有“一小——二小——三小……”、中学有“一中——二中——三中……”。
③关系义场
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例如“老师——学生”便是因教育关系形成的语义场。“教育”是这个义场的关系义素。
④同义义场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称为同义义场,同一义场中的各个词称为同义词。包括下列两类情况:
a. 青霉素——盘尼西林
铁路——铁道
自行车——脚踏车
b. 坚决——坚定 人际——人间 信——信件——信函
愤怒——愤慨 愉快——高兴 拉——拖——拽——扯
第一类的两个词,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意义都相同,在语言中通常可以换用。义如:“演讲”和“讲演”、“觉察”和“察觉”、“情感”和“感情”等。这类同义词称为等义词,在词汇里比较少。
,都有拿定主意、不为外力所动摇的意思,但两者在意义和用法第二类的“坚决——坚定”
上都有细微差别。“坚决”侧重态度果断,跟“犹豫”相反; “坚定”侧重立场稳定,跟“动摇”相反。因此,“坚决”常用来表示行动、态度; “坚定”常用来表示立场、意志。这类同义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也有人称为近义词。
⑤反义义场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例如“上——下”是反义义场,“上”是“下”的反义词,“下”是“上”的反义词。“前进——后退”、“好——坏”、“成功——失败”都是如此。反义义场分为两类:
a. 互补反义义场
处于同一反义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 必否定B ,肯定B 必否定A ; 同时,否定A , 就必肯定B ,否定B , 必肯定A 。两者中间不容许有非A 非B 的第三者存在。
例如:
生——死动——静有——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