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807语言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Present (礼物)和present (赠送)通过______区别意义。
【答案】音强
【解析】英语多用重音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语言学中把这种利用音强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称为重位。
2.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一样,所以人类的思维______具有普遍性,但通过对语言差异的分析又可以看到人类思维______的特殊性。
【答案】能力; 方式
【解析】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一一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3. 从语义指向的角度看, “砍疼了”语义指向______或______; “砍坏了”语义指向______或______。
【答案】受事; 施事(或施事的隶属部分); 受事; 工具
【解析】语义指向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用于分析句子成分语义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工具,对于分化歧义、从深层次理解句子成分的语义关系有重要作用。“砍疼了”“砍坏了”都是潜在的歧义结构,“砍疼了”中补语“疼”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把他的脚砍疼了”; 有时可指向“砍”的施事的隶属部分,如“砍了一下午,我的胳膊都砍疼了”。“砍坏了”中补语“坏”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别把桌子砍坏了”; 有时可指向“砍”的工具,如“他那把刀砍坏了”。
4. “老头儿”中的“儿”是附加在______上的,而不是附加在______上的。
【答案】老头; 头
【解析】“儿”的添加并未形成一个新词,所以它是一个构形词缀,构形词缀需要附加在词根上。如果认为“儿”是先加在“头”上,一方面“头”无法代表“老头”的含义,不是词根,另一方面,这样一来“老”也就会被看作词缀,但“老”在这里是有“年老”这一实义的,显然不是词缀。因此“儿”是附加在“老头”上,而不是“头”上的。
5. 大小属于______语义场,死活属于______,春夏秋冬属于______,桌子椅子属于______。
【答案】极性反义; 互补反义义场; 顺序义场; 类属义场
【解析】语义场是指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大一一小”属于极性反义义场,处于这种语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 ,就否定B ,肯定B 就否定A ,但否定A 不一定就是肯定B ,否定B 也不一定就肯定A ,因为还有C 、D 、E 等其他意义存在的可能。“生一一死”属于互补反义义场,处于这种反义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 必否定B ,肯定B 必否定A :同时,否定A ,就必肯定B ,否定B ,必肯定A 。两者中间不容许有非A 非B 的第三者存在。顺序义场的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像“春一一夏一一秋一一冬”。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如“桌子一一椅子”同属家具类。
二、简答题
6. 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
(1)安静、宁静
(2)反应、反映
【答案】(1)安静、宁静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二者都是形容词,都表示可以表示“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二者都可以作定语,都可以修饰名词,构成偏正结构。还可以充当谓语。
②不同点
a. 从词义上来讲
第一,从理性义来看,“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比如说“大家安静一下”。“宁静”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和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比如说“公园里十分宁静”。
第二,从色彩义来看,“安静”是一个中性描述的词,既可以用于褒义语境,例如,“这安静
,又可以用在贬义语境中,例如,的环境让人舒服”“他安静的吓人的脸,让我不寒而栗”; 而“宁
静”则多用在褒义的语境中,形容静态美的状态。例如,“这宁静的湖面让人一下子就柔软下来。”
第三,从语义轻重来看,“宁静”比“安静”的语义程度更深,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 b. 从用法上来讲
“宁静”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安静”的使用范围比“宁静”大一些。
c.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
,而“宁静”则没有此用法。“安静”除了可以充当定语,后面还可以接宾语,如“安静一下”
(2)反应、反映
①相同点
a. “反应”同“反映”都是有表示对某一刺激的回应的意义。
b. 二者都可作动词,都能作谓语中心语。
②不同点
a. 从理性义来讲
二者在意义上是有严格区别的。
“反应”指的是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物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例如,“他还没反应过来。”
“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大,“反应”多用在有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和化学反应方面,而“反映”除去“反应”所用的范围外,都可应用。
b. 从语法义来讲
“反应”可以作名词,可以被形容词、代词等修饰,作中心语。例如“你能给点反应吗? ”而“反映”则只能作动词。
7. 时; 体
【答案】时与体的联系和区别,具体表现为:
(1)联系
“时”和“体”都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2)区别
①“时”和“体”内涵不同
“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有些语言,动词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行为动作是发生在说话的时刻,还是在
,"1 wrote"(过去时),说话的时刻之前,或在说话的时刻之后。例如英语“I write"(我写,现在时)
"I will write"(将来时)。
而“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在俄语等斯拉夫语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对立。完成体把行为状态作为整体表示,不再分析其内部的时间进展,而未完成体与前者相反,表示的是一个完整行为的一部
,"be+分。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动词的简单形式表示普通体(如“I write”我写)
动词的现在分词”表示进行体(如“I am writing")”“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完成体(如“I have written")。
②“时”和“体”侧重点不同
“体”虽然也可以表示具体的话语情景和时间之间的联系,但它与时态的侧重点不同。“体”不具有指示性,不侧重于将它和动作、事件和状态从时间上固定下来,主要用来表示动作、事件或状态是否已经完成,或是在进行当中,亦或是二者的一个结合,即人们所说的完成进行。进行体着眼于被描述事件内部的进展情况,而完成体则关注被描述事件或动作、状态之间的一个先后顺序。
而“时”则是以动作发生的时间为参照的,侧重的是时间,而不是动作本身。根据时间可以分为过去时,进行时和将来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