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休克病理生理特点包括() A.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循环液渗出至细胞间质。 B.烧伤组织的渗透压升高,加重组织水肿。 C.细胞膜功能受损,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 D.伤后低蛋白血症,利于循环液渗出。 E.病理生理特点与急性出血性休克完全相同。
使用三腔二囊管时不应() A.保持镇静。 B.经常湿润口腔。 C.感觉恶心时做深呼吸。 D.出血停止后放气留置观察12h后方可拔出。 E.定期放气。
小儿烧伤后液体复苏,以下哪项不正确() A.小儿烧伤液体复苏时,应密切观察神志、尿量、脉压、动脉血气、肢端颜色等。 B.小儿烧伤补液时应严格按照公式计算输入。 C.小儿烧伤输液时要根据临床情况,随时调整所输液体的质量和速度。 D.小儿烧伤输液时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E.小儿烧伤输液应以胶体为主。
烧伤休克时代偿期微循环的基本变化() A.微循环收缩。 B.微循环扩张。 C.微循环衰竭。 D.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道开放。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天出血量大于多少毫升,粪便隐血可为阳性() A.5ml。 B.10ml。 C.15ml。 D.20ml。 E.25ml。
冻结性冷伤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