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中国史题库

问题:

[单选] 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日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日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

A . 陈独秀
B . 梁启超
C . 孙中山
D . 毛泽东

孙中山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为此他主张()。 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 扶助农工。 节制资本。 心理学家梅尔(Mayer)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两根绳子。两根绳子相隔很远,被试无法同时抓住。房间里只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把两根绳子系住。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使绳子形成单摆运动,当两根绳子靠得很近时,抓住另外一根绳子,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能在10分钟内解决该问题,大多数被试认为钳子只有剪断铁丝之类的功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可以当做重物来使用。 问题:该实验体现了哪种心理现象?简要分析该现象及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相比于新手,专家不仅拥有某一领域的大最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组织是非常合理的,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提取并加以应用。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组织合理的陈述性知识,同时也拥有解决问题时所必需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比起新手或专门知识较少的人,专家在解决相应问题时表现得更好。德格鲁特(DeGroot,1965)以国际象棋专家和普通棋手为被试,给他们呈现一个实际比赛的棋局,呈现时间为5秒钟,然后打乱棋子的位置,要求他们把棋局恢复原样。结果发现,专家能正确恢复20~25个棋子,而普通棋手只能恢复6个。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论述知识经验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张松只把曹操新写的《孟德新书》看一遍后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而有的人虽然长久而刻苦地学习,识记效果也不理想。记忆的敏捷性品质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并且必须与其他品质结合起来才具有意义。有的人记住的东西不少,就是在需要时不能准确迅速地提取出来,而有的人则能把当前需要的事物准确迅速地提取出来,表现出对答如流、出口成章。马克思这方面的品质最突出。法拉格在《回忆马克思》中提到,"无沦何时,无论任何问题,都可以向马克思提出来,都能够得到你所期望的最详尽的回答……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思想的海洋"。记忆的准备性品质的个别差异也是显著的,记忆的准备性主要取决于记忆的组织是否到了系绕熟记的程度,以及是否善于运用追忆的方法去寻找线索。 问题: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日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日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文章赞成“贵族道德”,反对讲求“忠孝节义”的“奴隶道德”,可以看出该文的撰写者倡导独立自由的新道德,反对儒家传统道德。结合1915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时间可知,陈独秀最符合题目要求。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