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海洋大学软件工程907数据库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有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职称,基本工资),其中基本工资和取值与教师职称有关,实现这个约束的可行方案是( )。
A. 在教师表上定义一个视图
B. 在教师表上定义一个存储过程
C. 在教师表上定义插入和修改操作的触发器
D. 在教师表上定义一个标量函数
【答案】C
【解析】触发器是一种无需用户调用的特殊的存储过程,当数据库系统进行特定的操作发现有触发器定义时就会执行触发器定义的功能,从而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以保证业务的处理任务自动进行。
2. 查询处理器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查询处理器功能组成模块的是( )。
A.DML 编译器
B. 查询执行引擎
C. 嵌入式DML 的预编译器
D. 查询权限管理器
【答案】D
【解析】查询处理器包括嵌入式DML 的预编译器、DOL 编译器、DML 编译器、查询执行引
擎,是一种可以完成许多工作的多用途的工具,它是一种可以完成许多工作的多用途的工具,它。
3. 如果事务T 对数据D 已加S 锁,则其他事务对数据D ( )。
A. 可以加S 锁,不能加X 锁
B. 可以加S 锁,也可以加x 锁
C. 不能加s 锁,可以加X 锁
D. 不能加任何锁
【答案】A
【解析】S 锁为共享锁,事务T 对数据D 加S 锁后其他事务可以加S 锁,但不能加X 锁。
4. 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需求分析过程,需要确定出整个应用系统的目标、任务和系统的范围说明
B. 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需求分析员要与用户充分沟通,并做出各类用户视图
C. 数据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是要辩识出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处理流程
D. 数据操作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最大并发用户数都是性能需求分析的重要指标
【答案】D
【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工作主要包括:①数据及数据处理需求分析;②业务需求分析;③性能、存储、安全、备份、恢复等方面的需求。其中,性能需求分析指标主要包括:①数据操作响应时间;②系统吞吐量;③最大并发用户数。
5. 关于基于日志的恢复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可以进行UNDO ,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可以进行REDO
B.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可以进行UNDO ,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可以进行REDO
C.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可以进行UNDO ,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可以进行REDO
D.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可以进行UNDO ,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可以进行REDO
【答案】B
【解析】UNDO , 对撤消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撤消处理,处理方法是:反向扫描日志文件,
REDO , ,对每个UNDO 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
对重做队列中的各个事务 进行重做处理,处理方法是+: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REDO 事务重新执行登记的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 新后的值”写入数据库。
6. 对于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和数据仓库系统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般情况下,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不能被修改,数据仓库系统中的数据可被修改
B. 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库规模一般大于数据仓库系统中的数据规模
C. 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一般按面向业务应用的方式组织,数据仓库系统中的数据一般按面向分析主题的方式组织
D. —般情况下,在安全性和一致性要求上,对数据仓库系统中数据的要求要高于对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中数据的要求
【答案】C
【解析】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一般没有复杂的查询和分析处理,按面向业务应用的方式组织数据,数据仓库系统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一般按面向分析主题的方式组织数据。
7. 将局部E-R 模型集成为全局E-R 模型时要解决( )。
A. 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
B. 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和命名冲突
C. 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命名冲突、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
D. 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答案】B
【解析】在将局部E-R 模型集成为全局E-R 模型时要解决三类冲突: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和命名冲突。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属于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
8.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不包括( )。
A. 定义数据库
B. 对已定义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C. 为定义的数据库提供操作系统
D. 数据通信
【答案】C
【解析】DBMS 的功能主要有数据库定义、数据库操纵、数据库运行控制、数据库建立及维护和数据通信等。
9. 某个数据仓库中保存有商品销售明细数据表T (商品号,数量,价格,时间),其细节数据保存期为2年,每年销售记录约有5000万条。设前端应用需要针对这些数据进行每月重要商品销售情况与趋势分析,可供用户查询或分析的数据时间跨度最长为5年,为了提高这项分析需求的执行效率,下列方案合理且有效的是( )。
A. 按月份为商品明细数据建立分区,并为商品销售明细数据建立索引,每次分析时根据细节数据实时计算生成月粒度级数据,并用于趋势分析
B. 按月份为商品明细数据建立分区,并为商品销售明细数据建立索引,建立视图VI (商品号,
,将VI 作为数据分析源 日销售总数量,日销售总金额,日期)
C. 在商品号属性上为T 建立索引,建立物化视图V2(商品号,日销售总数量,日销售总金额,,每天根据T 中新产生的数据对V2进行增长式更新,并将V2作为分析数据源 日期)
D. 建立物化视图V3(商品号,月销售总数量,月销售总金额,月份),每天清空V3, 并根据表T 重新计算V3, 并将V3作为分析数据源
【答案】C
【解析】如果每次分析都根据细节数据实时计算,生成月粒度级数据,那么数据量大时效率就会很低。视图是虚表,并不占用存储空间,所以建立视图与提高效率无关。每天清空V3并根据表T 重新计算V3, 将V3作为分析数据源,并不能提高效率。只有C 项方案比较合理有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