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7岁。因发热、恶心、呕吐1周,近2天巩膜黄而就诊。出生时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ALT1200U/L,抗HBs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 食物中毒。 急性胃肠炎。 急性乙型肝炎。 急性甲型肝炎。 药物性肝炎。
日本脑炎的主要病原体为() HSV-Ⅰ。 狂犬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 虫媒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男性患者,40岁,近来出现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检查其血脂增高,低蛋白血症。肾穿刺病理检查,光镜下见弥漫性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嗜银染色显示基底膜的钉状突起,无明显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电镜观察,基底膜不同程度地增厚,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多数排列有序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该病最大可能是() A.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膜性肾小球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D.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E.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男性,22岁。T37.8℃,伴周身乏力,食欲不振,巩膜黄染,尿色进行性加深,如深茶色。实验室检查:Aur500U/L,TB80μmol/L,HAV-IgM(+),HBsAg(+),HBclgG(+),可诊断为()。 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 急性丙型肝炎。 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 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 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甲型肝炎。
评价医德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是() 患者家属的意见。 患者的意见。 新闻媒体的认定。 有利于患者、有利于医学发展、有利于生存环境的改善。 社会主义医德规范体系。
一患者72岁,在晨醒后出现两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偏盲侧光反射存在,视野的中心部保存,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