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10 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19 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28 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35

一、简答题

1. 简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的基本构成。

【答案】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精神,银行资本应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组成。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就依据这一精神,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具体情况规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随着我国银行体系改革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为适应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就有关银行资本构藏的规定进行了修改帮补充。根据2004年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包括如下内容。

(1)核心资本。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实收资本或普通般; ②资本公积; ③盈余公积; ④未分配利润; ⑤少数股权。

(2)附属资本。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重估储备; ②一般准备; ③优先股; ④可转换债券; ⑤长期次级债务。

(3)资本的扣除项。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商誉; ②商业银行对未合并报表的银行机构的资本投资; ③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尽管规定的资本构成更加多样化和规范化,但现实中,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仍然十分单一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实收资本; ②银行盈利规模的差异,使得未分配利润构成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同; ③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基本没有附属资本,这必然影响了资本总额的增加。

2. 如何认识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

由中央银行组织的支付清算系统是各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不仅可以安全、高效地清偿债权债务关系,加速社会资金周转,还有利于中央银行正确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其具体作用主要有:(1)支持跨行支付清算。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行与所在地支付系统的城市处理中心连接,通过支付系统提供的开放的业务处理路径,实现跨行支付业务的快捷、安全、方便处理,并有利于实现其最终清算。(2)支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央银行负责支付清算系统,可以全面及时掌握支付信息,有利于正确地分析金融形势、制定货币政策。同时,支付系统又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例如,通过提供便利或设置障碍,支付系统可以加快或放慢货币流通的速度;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系统与支付系统连接,使中央银行的债券买卖与金融机构的账户处理同步完成,实现资金的即时转账,可以有效地缩短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时滞。(3)有利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行可以通过支付系统实时监控本机构及辖属各分支机构清算账户的变动情况,并灵活地进行头寸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系统还为商业银行提

供紧急融资服务,提高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4)有利于防范和控制支付风险。支付系统通常设置头寸预警功能,金融机构清算账户达到余额警界线时,系统自动报警,中央银行可对清算账户实施必要的控制。此外,系统还具有支付清算信息和异常支付监测等功能。

【答案】

3. 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答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人们如果以货币以外的其他形式来持有财富,会带来收益,例如,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利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或红利收入,以房产形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等等。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储存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支出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支出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因此,出于交易动机所需的货币量是收入的函数。

(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谨慎动机产生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一部分所需的货币主要决定于人们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货币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出于谨慎动机所需的货币量大致也是收入的函数。

(3)投机动机分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认为,人们保有货币除去为了交易需要和应付意外支出外,还是为了储存价值或财富。

因此,如果用

为:

因此人们持有货币的理由是,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有货币在手,则机动灵活; 放弃货币也就是放弃机动灵活。由这个判断出发,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小能冉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4. 请简要回答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1)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制度,在此制度下各国的主要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它是国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具有无限清偿能力。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代替金、银执行货币的职能。纸币不能兑换黄金,它的发行不以金、银为保证。纸币的发行是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定,它的发行是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如下特点:

①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黄金己不在国内流通,但仍然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现实

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滇动机所引起的全部货币需求量,表示投机动机所引起的全部货币需求量,用Y 表示收入,r 表示利率,这种货币需求和收入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是由纸币和银行存款构成的,它们都是银行对所有者的负债,体现着信用关系。

②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即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这与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通过自由铸造投入流通有着根本的区别。

③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纸币制度下,货币都是通过银行放款程序投入流通的,货币的发行不以黄金作为保证。如果银行放款过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如果放款过少,则会造成流通中货币短缺,使一部分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进而造成经济萎缩。因此,中央银行必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和调节信用,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

(2)纸币制度是货币制度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的优点是:克服了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的数量受金属供给限制的缺点,使国家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来发行或回笼货币,以便灵活地调整货币供应量,进而实现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与控制。同时,纸币本身造价低廉,携带方便,可大大节约流通费用,并使金银等贵金属更多地用于非货币用途,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和美化人民生活。然而正是由于纸币发行的人为性,也使得货币发行存在着超过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可能。 5. 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基础货币一般由存款准备金和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两部分组成,因此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具体说来就是影响两部分的囚素:

(1)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因素

①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商业银行上交存款准各金越多,基础货币量增加。

②流通中的现金量。流通中的现金流入银行系统的数量增加,能使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随之增加。

③中央银行买卖信用证券以及外汇的数量。买进有价证券和外汇,就能使商业银行的上缴存款准备金增加。

④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贴现的松紧。如果中央银行扩大或放松对商业银行的放款、贴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能够增加。

(2)影响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量变动的因素①公众收入增加和消费倾向。公众收入增加,手持现金量也会增加,消费倾向的变化也会引起现金量的复杂变化。

②物价变动状况。在币值不稳定和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提取存款、手持现金、抢购商品等混乱状况。

③经济发展和体制的变动情况。如商品交易发展、就业人数增加、集贸市场扩大等因素往往会促使流通中现金量增加。

④存款和现金比例变化。如收购农副产品付现比重提高,农业贷款、个人贷款中相当部分的付现等,也会促使现金流量增加。

⑤信用开展程度。如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储蓄网点的增多、非现金结算的广泛开展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