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噪音
【答案】“噪音”,是指非传播者本意而加之于其发送的信息的附加物和阻塞有效信息通过的干扰。在传播学中,噪音在通常意义上是指“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义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对新闻信息而言,“噪音”是一种无用、虚假及有害的信息,它给受传者增加了不确定性和误差。新闻传播工作实际是不断地从大量的信息中,剔除不必要的噪音,把更为贴近信息原义的新闻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2. 新闻传播媒介
相关试题:传播媒介(华农2007年研)
【答案】新闻传播媒介是指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及新闻电影等六部分。其中报刊、广播、电视覆盖面最广,受传者最多,影响力最大,是最重要的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没有媒介,社会交往和对信息的共享会中断。新闻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纽带和“生命链”。
3. 新闻法治
【答案】新闻法治是争取民主与自由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民主与自由、实行正当新闻自由的强制性规范。把新闻活动纳入一定的法理体系,即纳入法的正义与公平,构成了新闻法治的理念。新闻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义称成文法),另一种是在宪法、刑法、民法、保密法、著作权法、判例法等法律中含有适用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条款(又称条文法),对媒介行为进行必要的保障和限制。新闻活动的法治,既是新闻自由的重要保障,也是新闻控制的主要手段。
4. 新闻指导性
【答案】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业而言,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新闻指导性对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七个个方面:鼓舞、示范、论证、启示、解释、预测、警戒。其功能和特点为:①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②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③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二、论述题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