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北工业大学807综合之《毛中特概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 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认清中国革命的前途。

2.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主要从以下几个力一面进行理解:

(1)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

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卞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3.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答案】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主要是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具体表现为:

(1)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4)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己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4.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纲领、经济纲领与文化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其政权的结构形式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②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中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一般也称为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②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①“无产阶级领导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

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

④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最广大的工农大众服务,因此是最民主的文化。

5. 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的关系?

【答案】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局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就是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小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3)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