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外科题库>上海住院医师外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女性,49岁,于两年前曾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至今先后发作性右上腹绞痛,黄疸4次,每次均经消炎疗法而愈,此次又发作性疼痛,黄疸,肝大肋下2cm,血清胆红素为20μmol/L,BUS显示直径为1.0cm,为进一步诊断应采用何种方法()

A . PTC
B . ERCP
C . 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
D . MRI
E . 静脉法胆道造影

维持足弓的最主要结构是() 构成足弓的诸骨。 足部的韧带。 小腿下行的各外在肌的肌腱。 足部的肌肉。 足部各关节的关节囊。 短波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潜伏期一般为() 0.5h。 1.5~2h。 4~6h。 12~24h。 24~48h。 患者,男性,15岁,突发心窝部阵发性钻顶样疼痛6小时,疼痛时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痛止时又平息如常,体检:剑突偏右方有深在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明确诊断应采取简单安全的方法是() BUS。 右上腹X线平片。 测定血清淀粉酶。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ERCP。 能更好地反映小气道阻塞情况的指标是()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 最大通气量(MVV)。 用力肺活量(FVC.。 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手部创伤止血时止血带应缚于() A.上臂上1/3处。 B.上臂中1/3处。 C.上臂下1/3处。 D.前臂中端。 E.腕部。 患者,女性,49岁,于两年前曾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至今先后发作性右上腹绞痛,黄疸4次,每次均经消炎疗法而愈,此次又发作性疼痛,黄疸,肝大肋下2cm,血清胆红素为20μmol/L,BUS显示直径为1.0cm,为进一步诊断应采用何种方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