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克己内省”,也就是说要( )

A.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 “过而勿惮改”

C. “言必信,行必果”

D. “一以贯之”

【答案】A

2.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

A. 《千字文》

B. 《史糟篇》

C. 《三字经》

D. 《急就篇》

【答案】B

3. 壬戌学制的中学阶段采取( )

A. 三三分段

B. 四年一贯制

C. 五年一贯制

D. 六年一贯制

【答案】A

4. 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5秒之后,能准确再现20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4到5个棋位。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

A. 专家的观察力敏锐

B. 专家的记忆力敏捷

C. 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D. 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棋局的知觉模式

【答案】D

【解析】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关的知识经验能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决。相关于新手来说,专家就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能够有效地思考该领域的问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使人们洞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本质。研究表明,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一般能力(如记忆力或智力)上,也不是一般策略应用的差别。相反,专家获得了宽厚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影响到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到他们在环境中如何组织、再现和理解信息。专家能识别新手注意不到的信息特征和有意义的信息模式; 专家获得大量的内容知识,这些知识的组织方式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 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命题,而应反映应用的情境,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受一系列环境的制约; 专家能够毫不费力地从自己的知识中灵活地提取重要内容。专家不仅具有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即事实和言语信息,而且以自己的方式存储着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即知道如何去做的策略知识,这无疑有助于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选择有效地途径和方法。

5. 小明亲眼日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

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 )。

A. 亲历学习

B. 观察学习

C. 迁移学习

D. 试误学习

【答案】B

,是指学习者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且无【解析】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

需直接强化的学习。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4个彼此相联的环节:注意,保持,动作再生,强化与形成动机。迁移学习,是指己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虚席的影响,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试误学习,是说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试误)过程而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点为中介,这个说法是在学习的联结理论中出现的。小明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逐步模仿而使自己获得榜样的行为,属于观察学习。因此,答案选B 。

6. 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

A. 专任制

B. 导生制

C. 导师制

D. 辅导制

【答案】C

7. 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 事件取样记录法

B. 日记描述记录法

C. 时间取样记录法

D. 行为检核记录法

【答案】B

【解析】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将观察法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观察者深入到观察的客体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中的活动,使该集体中的人们把他视作集体的一员,以相应的态度对待他。观察者便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观察课题的深层结构及其关系,了解有价值的资料。结构式观察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事件取样记录法、时间取样记录法和行为检核法; 个体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总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并与研究目的有直接联系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其发生和变化过程,就是行为事件取样观察,简称事件取样。非结构参与式观察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日记描述记录法。以时间作为选择的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是否发生,发生频率,持续时间。行为检核表主要是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行为出现是时,就该在该项目上做标记。日记描述法,就是以观察日记的方式对儿童自然发展进行掐述。同时,观察者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因此,最适宜的记录方式应该是日记描述记录法。

8.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三类,即( )

A. 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劳动的教育

B. 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

C. 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

D. 自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个人的教育

【答案】B

【解析]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自然、人、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时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只有三种教育圆满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无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为的教育靠拢,只能是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因此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9. 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

B. 教育性教学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考查。A.C 为夸美纽斯教学理论中的具体教学原则。B 是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讨论道德教育时所提出的一项基本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