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659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讲话》针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并反过来影响政治的观点和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阐述了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源泉、文艺的批评标准以及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等问题,系统地回答了当时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讲话》对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以后的革命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盛宣怀

【答案】盛宣怀是中国晚清官僚,企业家。1870成为李鸿章的入幕之宾。1872年,参加创办轮船招商局,1885年升任该局督办。中日甲午战争后,许多近代化大企业受盛宣怀控制。1896年,接办张之洞创办的官办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并改之为官督商办。同年,受清政府委任督办中国铁路总公司,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在督办铁路总公司任期内,与英、美等国签订铁路借款合同,致使几项铁路权落入外国列强之手。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盛宣怀于1900年与各国驻沪领事商订《东南互保章程》。1911年初授邮传部尚书,旋改称邮传部大臣。1900年5月,清政府宣布由他策划“铁路国有”命令。他即以此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把原来已允许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权交与外国资本作抵,激起全国性人民保路运动。辛亥武昌起义后,被革职,在政治上已无地位,但仍有经济实力。1915年策划筹组中日合办钢铁公司,未果,遗有《愚斋存稿》。

3. 中国远征军

【答案】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抗击日本,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滇緬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为保卫緬甸,中英两国于1941年结成军事同盟。1942年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緬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开赴缅甸战场。5月上旬,中国远征军因战局失利而开始撤退,撤退途中伤亡甚重,到8月初先后撤到印度和滇西时仅剩4万人。从1942年3月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中国远征军转战1500余公里,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等胜利。后来,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为盟军收复

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4. 平型关大捷

【答案】平型关大捷是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五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和物资,毁敌汽车和马车300余辆。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通过这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才是惟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5. 《五四指示》

【答案】《五四指示》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为了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发出的《关于

,简称《五四指示》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指示》的意义在于肯定农民的土地要求,表明

了共产党改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即由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解决了土地问题,极大地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支援,为解放战争的顺利奠定基础。这一指示和后来在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所规定的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方法有所不同。它适应当时的局势,采取了反奸、清算、减租减息以及查黑地等办法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来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目标,有利于团结各界人士结成反帝、反封建、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广泛统一战线。从此,解放区的土改运动逐步开展起来。

6. 八七会议

【答案】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它的主要内容有:①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③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

7.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答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1936年5月31日由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在上海成立的一个抗日救亡组织。出席会议的有二十余省市六十多个救亡团体的代表共七十余人,会议通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部韬奋等四十余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等十四人为常务委员。大会宣言中指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合救国阵线”,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成全国各实力派合作抗敌”。

8. 洋务运动

【答案】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兴办近代企业,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和近代工业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奕沂、曾国藩、李鸿章、左

宗棠等。洋务运动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以前,以官办为主,兴办了马尾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等军事工业,并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技术。70年代起,为维持军事企业,洋务派开始创办民用企业,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开办了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1885年后,洋务派控制海军衙门,建立北洋海军,并创办了一些工矿企业。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9. 伪满洲国

【答案】伪满洲国是日本在占领中国东三省后扶植的一个傀儡政权。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了一个所谓“建国宣言”,宣布“满洲国”成立。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称为“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京(今吉

,“领土”包括现今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以及内蒙古东部、河北省承德市。林长春)

10.联省自治

【答案】联省自治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潮。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胡适。他们认为,中国的乱源是中央政府权力太大,导致地方争夺,军阀混战,主张扩大地方和民众权力,实行“省民自决主义”,建立“联省自治共和国”。这种思潮被一些地方军阀拿来作为巩固地盘和对抗中央政权的理论基础,并发起联省自治运动。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联省自治运动随之结束。

11.百团大战

【答案】百团大战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对华北日军发动的一次反扫荡战役。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囚笼政策”。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线上,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间的联系。1939年8月至次年1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104个团在正太路打击日军,摧毁正太路等华北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发动来源、灵丘战役,榆社、辽县战役,占领了榆社,反击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百团大战打破了敌人对根据地的分割、封锁,对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振奋了全国的抗日士气。

12.壬寅学制

,是由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1902年8【答案】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

月15日由清政府正式颁布。该章程规定,初等教育10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6年,教育

年限长达21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规定学制系统的学堂章程,但由于不够完备而未实行。

二、论述题

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

【答案】(1)前者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有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凡属中国抗日的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