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818语言学基础与应用(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判断题

1. “高”和“低”、“动”和“静”是两组极性反义词。

【答案】错误

【解析】“高”和“低”是互补反义词,它们之间存在“不高不低”的中间状态。

2.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条件复句。

【答案】正确

【解析】条件复句是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条件关系分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类,有条件又分允足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类。题中句子其实表达的是“不管白

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捉住老鼠”是“好猫”的充足条件,因此句子是条件复句。

3. “说”字由四个部件组成。

【答案】错误

【解析】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说”字由“、兑”两个部件组成

4. “一……十”这十个数字中,古入声字有五个,分别是“一六七八十”。

【答案】正确

【解析】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

5. “我想知道他什么时候动身”一句后应该用问号。

【答案】错误

【解析】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疑问语气。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是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本题句子中“他什么时候动身”是“我想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因此不用问号。

6. 动词加动词可以构成述宾短语。

【答案】正确

【解析】述宾短语是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述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动词加动词只要是表示

,这样的关系,也是述宾短语,例如“接受批评”“接受”是动词,“批评”也是动词,“批评”又

是“接受”的对象,因此是述宾短语。

7. 独体字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答案】错误

【解析】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8. 大多数汉字是指事字。

【答案】错误

【解析】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主要的造字法,象形是用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字义;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 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形声则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9. 音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答案】错误

【解析】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10.词不能由词组成,短语却可以由短语组成。

【答案】正确

【解析】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间一般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即使两个成词语素组成的词也不能分开。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和词一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但短语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可以分离,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成分,例如“骑马”可以扩展为“骑了一匹马”。短语可以由短语组成,例如“骑马和唱歌”是联合短语,其中的“骑马”也是短语。

二、简答题

11.试把下列省级行政区简称字音的声母写出来,并写出全称汉字及其声母。

京( ) 沪( ) 津( ) 辽( ) 吉( )

黑( ) 晋( ) 冀( ) 蒙( ) 鲁(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陕( ) 甘( ) 宁( ) 青( )

新( ) 川( ) 渝( ) 藏( ) 滇( )

黔( ) 台( ) 港( ) 澳( )

【答案】京(J )北京(b , j ) 沪(h )上海(sh , h ) 津(J )天津(t , j )

辽(1)辽宁(1, n ) 吉(j )吉林(j , 1) 黑(h )黑龙江(h , 1, j )

晋(J )山西(sh , x ) 冀(J )河北(h , b ) 蒙(m )内蒙古(n , m , g )

鲁(1)山东(sh , d ) 苏(s )江苏(j , s ) 浙(zh )浙江(zh , j )

皖(w )安徽 闽(m )福建(f , j ) 赣(g )江西(j , x )

豫(Y )河南(h , n ) 鄂( )湖北(h , b ) 湘(x )湖南(h , n )

粤(v )广东(g , d ) 桂(g )广西(g 、x ) 琼(q )海南(h , n )

陕(sh )陕西(sh.x ) 甘(g )甘肃(g 、s ) 宁(n )宁夏(n.x )

青(q )青海(q 、h ) 新(x )新疆(x , j ) 川(ch )四川(s , ch )

渝(y )重庆(ch , q ) 藏(z )西藏(x , z ) 滇(d )云南(y , n )

黔(q )贵州(g , zh ) 台(t )台湾(t , w ) 港(g )香港(x , g )

12.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答案】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性或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的语用条件,这样才能研究好、掌握好汉语语法。

13.有些方言区的人对声母n , l 的发音有困难,下列词语读音相混:女客一一旅客,男衣一一蓝衣,年代一一连带。试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分辨开来?

【答案】要读准n , l 的发音和分清普通话声母为n , l 的字的读音,关键在于控制软腭的升降。因为n , 1都是舌尖抵住上齿敞发音的,它们的不同是n 为鼻音,发音时软愕下降; l 为边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如果捏住鼻孔,气流振动声带后无法从鼻孔通出,感到发音有困难,那就是n ; 如果捏住鼻孔,气流振动声带后从舌头两边或一边通出,并不感到发音有困难,那就是1。要区分哪些字声母是n ,哪些字声母是1,一般可采取汉字声旁类推的办法。

例如声旁是“内”的字,声母往往是n (如纳、呐、钠、呐等); 声旁是“仑”的字,声母往往是1(如沦、伦、抡、轮等)。要记住声母n , 1的全部常用字,可利用《常用同韵字表》采取记少不记多的办法分别记忆。

14.指出下列句子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是方言的句子要指出何处不合和为什么不合普通话语法规范。

①眼看离考试没几天了,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把二十四小时都扑在学习上。

②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以后抽时间研究。

③我们不应指责别人而辩护自己。

④不坚固的房子被地震倒塌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