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612设计理论[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设计

【答案】生态设计又称绿色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其设计理念在于不仅要考虑设计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维护可持续发展,不产生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还要考虑“人—社会—自然”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动态的和谐有序。生态设计是一种整体的、长远的、清洁健康的设计观,既是一种实践形态又是一种理想形态。

2. 设计艺术学

【答案】设计艺术学是一门技术和艺术融通的新兴学科,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设计艺术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设计艺术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设计艺术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设计创意和研究等的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为人类提供适合现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3. 饕餮纹

【答案】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中国古代器皿的传统纹饰,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盛行于史前、商代和西周初期。它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兽物面部图像,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并加以想象形成的,面部巨大。警臀纹充分体现了奴隶社会尊神敬鬼的宗教意义。

4. 洛可可风格

【答案】洛可可风格产生于18世纪20年代的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用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以及蜿蜒反复的C 形、S 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创造出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的特色。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代表作有巴黎苏像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等。

5. 维克多·巴巴纳克

【答案】维克多·巴巴纳克是60年代末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他最早提出“设计理论”这一观点,著有《为现实世界的目的》一书。该书明确提出了设计的三个目的:

①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和阶层服务;

②设计不但应为健康人服务,而且应考虑为残疾人服务;

③设计必须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必须为保护地球服务。巴巴纳克所提出的设计的三个目的反应了现代设计的根本宗旨和本质特征,对美国和世界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书中的诸多观点更被认为是现代设计师进行设计实践必须奉行的准则。

6. 人性化设计

【答案】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等方式,在原有设计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基础上,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使观众获得更加方便、舒适的体验。人性化设计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其表达方式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来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可以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或通过在设计物功能的开发和挖掘中渗透人类伦理道德思想,使人感到亲切温馨,又或借助于语言词汇的妙用为设计物品命名,以名诱人。

二、简答题

7. 简述“波普设计”的特征。

【答案】波普设计是一场风格前卫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20世纪60年代首先爆发于英国后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及方面:

(1)波普设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波普美术的影响,并表达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和反传统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

(2)波普设计打破了现代国际主义风格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追求诙谐、富于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设计,往往表现夸张、奇异、富有想象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

(3)波普艺术主张艺术反映生活,把生活中最常见、最流行、最熟为人知的物品搬进画面中来,并用最普通、最流行、最熟为人知的方式加以表现,以极其庸俗化的新奇、古怪的“艺术”形式表达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反叛和某种象征意味,极力追求色彩艳俗、形式不规则、构思新奇、独特刺激、大众化口味。

(4)波普艺术更重视自己一代的习惯和爱好,从产品、服装、平面设计等领域突破传统束缚,寻找自己的视觉符号,设计的作品造型奇怪,表面装饰图案也很特殊,表现出反常规的设计观念,功能主义己不再是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

由于波普风格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很快便消失了。

8. 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美国著名设计师A ·J ·普洛斯总结出了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敏感性:关心周围世界,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对美学形态及周围文化环境的意义怀有浓厚的兴趣;

(2)智慧:一种理解、吸收和应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天生才能;

(3)创造力:在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时,有一种坚韧的独创精神和热情的想象力;

(4)综合、指导和协调素质对设计师来说有特殊意义。它常常在某一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发挥综合、指导和协调作用,从而为人类不断创造新的设计成果,以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9. 简述从工匠到专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的变化情况。

【答案】从工匠到专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如下:

(1)从七八千年前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工匠开始出现,他们的地位一般比较低下。

(2)到古罗马时期工匠、专业设计师才开始出现,因为分工更趋精细,出现了最早的专业设计师,除了雇用服务的工匠外,其它自由手艺工人开始成立自己的“行会”,还雇有学徒和帮工。

(3)文艺复兴时期工匠、艺术家、专业设计师开始发展,下艺和艺术观念上有了区分,开始培育训练专门设计师,并成立了行会组织,从而为其它地方设计师的组织与教育提供了模式。机器化的广泛采用加快了设计师的职业化进程。

(4)工业革命以后现代专业设计师出现,成立了设计与工业协会,使工业设计职业化,并确立了工业设计师的社会地位。

10.哪几种学说影响到后现代主义设计?

【答案】影响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学说主要包括:

符号学、结构主义和解构方法都进入设计界的辩论和讨论的语汇中。这个知识运动全方位扩大了设计的领域,并将设计从实用性的、解决间题的行为变成了一个更大的知识思想世界。

(1)符号学

20世纪70~80年代,设计师们开始感到符号学有助于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但有关这一问题的写作都过于理论化,而且到目前为止。设计师们似乎还未能将这种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设计中去。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试图给人的概念行为提供一个理性的解答,认为视觉文化能够通过理解人的心灵结构而得以解释。不过,这种方式遭到批判,因为它似乎忽略了人类创造性所具有的基本的、不可预测的特质。

(3)解构方法

①方法论者认为,设计是一种本能行为,它无法被归纳为一整套原则。

②它通过解码社会有关性、阶级和性别的固有成见和套语,来揭示图像里复杂的意义层面。如法国学院派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用社会学的方法论去分析消费者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挑战“原创性”的固有概念。

(4)混沌理论

由哈佛大学的科学团体发展起来的混沌理论,因1980年本努瓦. 曼德尔布罗特出版了他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