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918教育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是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现代管理方法。其特点包括:①面向未来; ②系统性的管理; ③重视成果的管理; ④重视人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都表现为一种程序或过程,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这一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之后便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流传,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及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

2.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与“正式组织”相对。典型的非正式组织,如单位内的同乡、同学,棋友、牌友、球友等形成的小圈子。非正式组织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非正式组织的划分,一般可以从“安全性”和“紧密度”两方面来考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追求一种在正式组织内无法达到的感情需求的满足。

3. 学校组织

【答案】学校组织是旨在达成教育目标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目标、结构、教学及行政措施三部分。目标包括内在(为实现教育口的而制定)和外在(为配合社区发展或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而制定)两种。结构是为配合实现目标而建立,典型的学校组织机构包括教务、训导及总务。教学及行政措施根据口标,在结构中推行。传统学校组织口标明确、结构稳定、教学及行政措施有限; 现代学校组织目标增加,结构易变,教学及行政措施纷繁。现代学校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组织结构失调,即目标与结构的差距影响目标的达成,未能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未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未来导向功能,常表现为学生行为问题; ②学校内外目标的整合问题,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为内外目标的性质与内容是否一致,二为学校工作人员问题; ③教师角色与权威问题。

4. 教师专业化

【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

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5. 管理

【答案】管理:管理是指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管理的这种属性,表现在管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

②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

③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

④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6. 学校组织文化

【答案】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所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合。

7. 入学率

【答案】入学率是指某年龄段人口中在校学生数与该年龄段人口之比。与当地现行学制和规定入学年龄相对应的那部分应入学的人口称为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所占比例为适龄人口入学率。它标志适龄人口中相对应的教育普及程度。实际统计时,一般以学年初为统计的时间标准。其公式为:

如不考虑在校学生的年龄,取在校学生数与相应的适龄人口之比,则为毛入学率。它标志教

育的相对规模和相应学龄人口接受某阶段教育的机会。其公式为:

它与适龄人口入学率的区别在于,在校学生数中可含有非相应的适龄人口数。因而有时会出

现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百的情沉。

二、简答题

8.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有哪些?

【答案】按照《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指导性原则,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日前,高校贫困家庭

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现行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等。奖学金制度是我国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开端,在学生资助上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资助学生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双重作用。

(2)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学生贷款制度。学生贷款主要包括三种贷款形式:国家助学贷款; 高校利用学校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 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

(3)勤工助学制度。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是高等学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是对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资助办法。

(4)特殊困难补助制度。特殊困难补助,是各级政府和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遇到一些特殊性、突发性困难时给予的临时性、一次性的无偿资助。特殊困难补助是高校资助政策的辅助性措施之一。

(5)减免学费制度。为帮助部分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99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对普通高校中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制度。具体减免额度由学生所在高校确定,根据本校实际,与其他有关政策统筹安排。

9. 简述教育行政的主要职能。

【答案】教育行政的职能是指教育行政系统(或组织)所具有的作用和职责,主要包括计划、组织、管理、监控、服务等职能。

(1)计划职能

教育行政的计划职能就是根据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的发展方向、速度、规模做出计划,以保证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制订计划,实质上就是做出决策。从内容上说,应包括二个层次:第一,是对教育的发展目标及应采取的措施作一个原则上的决定; 第二,是为了执行这个决定,必须拟订具体方案,方案既要有实施的时间表,还要有教育资源的配各; 第甲,要把实施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设计。这~者是互相联系、由一般到特殊的逐层包容的关系。

(2)组织职能

教育行政的组织职能是指为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及教育计划所建立的组织机构体系,及通过组织机构的各种活动实现教育资源,即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作用。组织职能的核心问题是组织机构的体制问题。

(3)管理职能

教育行政的管理职能是指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教育资源的管辖使用等,以维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的如教育人员的聘任,经费的使用,教育设备的配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

(4)监控职能

教育行政的监控是指为了实现教育发展及教育行政的既定目标和计划,使教育活动及教育行政活动有秩序、有节奏地进行,并避免偏离目标,使其小断向前推进所采取的监督和控制措施。

(5)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