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卿希拉里抵达缅甸,开启对缅甸的“历史性访问”。美联社与路透社都将此举视为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赌博”,文章充满了“冷战”思维。世界史上“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B.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 C.二战后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 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 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 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 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理想流派变成了大规模的世界实践现象。”这一革命是指()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