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延边大学807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是根据什么理论得出来的? 你如何评价这个理论?
【答案】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各自从对单个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力倾斜。对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评价如下:
(1)对基数效用论的简要评价
基数效用论大致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牛津大学的埃奇握斯和剑桥大学的马歇尔都是其代表性人物。从专业技术上看,基数效用论被认为具有以下三大缺点:
①效用是一个主观的心理概念,从而它的大小是否能加以衡量构成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②效用既然是一个主观的心理概念,那么,不同人的效用之间的可比性构成一个更难以解决的问题。
③基数效用论的成立依赖于边际效用递减,而边际效用的递减又被认为是一种“先验”的规律,即不能加以证明而仅凭大家的经验和内省而认同的规律。这种脆弱的理论基础被认为有损于基数效用论的科学性。不仅如此,边际效用递减还在意识形态上使资产阶级,特别是很富有的阶层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正如马歇尔指出的那样,货币(金钱)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远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转移到穷人手中,整个社会的效用(福利)便会增加。这样,边际效用的递减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根据。
(2)对序数效用论的简要评价
鉴于基数效用论的上述三大缺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的推动之下,序数效用论取代了基数效用论的地位,其理由是因为序数效用论能够不依赖于效用的可衡量性和边际效用的递减而推导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实际上,序数效用论的这种优点仅仅是形式上的,它本身也存在着自己的缺点;
①无差异曲线表示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建立无差异曲线要有一个前提,消费者总是可以通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来维持一定的满足程度。但事实上,人们的欲望具有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欲望要从不同类别的商品的消费中才能得到满足,而不同类别的商品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②在对序数效用论的论述中,常用两种商品的组合来说明消费者的偏好和无差异曲线。然而,
在现实的生活中,这种组合当然不限于两种商品,而应把社会上全部种类的商品包括在内。
③根据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假定,无差异曲线应该是凸向原点的,但现实并不能对这一假设作出保证。
④在序数效用论中,价格不进入效用函数,这显然违反事实。在一般的情况下,很少有消费者能撇开价格因素,而单独考虑商品效用的大小。只有不懂世故的幼童,根本不知道价格是怎么一回事,才会脱离价格而判别他对商品的喜爱程度。
总之,虽然序数效用论在形式上弥补了基数效用论的缺点,但是,它在实际上仍然是一个比较牵强的说法。
2. 今年我国住宅价格随市场需求增加而不断巨涨,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如披
,是否能有效限制房价上涨? 请简要说明你的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等)
理由,如果不能,你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答案】(1)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有效抑制房价上涨。分析如下:
①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开发成本和房产价格。 短期内,土地的供给总量是固定的,土地供给曲线如图所示,是一条垂线。如果不对房地产开发商准入进行限制,这就有可能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反映到图中体现为土地需求曲线从D 右移到D' ,从而使土地价格从P 0上升到P 1。土地价格上涨会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成本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房价的提高。
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
②“披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等单方面限制厂商利润的做法无法有效增加住宅供给,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抑制房价。房价归根到底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在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供给无法迅速增加的情况下,房价是无法迅速回落的。
国家通过披露房地产开发成本,可以加强国家规划、国土、房地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公开透明化运作,同时可有效制止房地产开发企业哄抬房价、偷税漏税和违规强制拆迁等行为,中介服务机构也不能任意抬高或压低被拆迁房屋评估价格等,这样会有效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房产
供应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限制房价的上涨,防止开发商牟取暴利,但是仍然无法有效地大幅度增加住宅的供给。
国家通过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则可以改善房地产供应结构。如通过规定对项目资本金(所有者权益)比例达不到一定比例或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 对经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具有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对其发放贷款,这样可以避免大量投机性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市场哄抬房价。但是,限制贷款有可能减少住宅等的供给,从而达不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
对房产开发商征收高额税赋,这可能会增加房产开发商的成本,房产开发商可能会将税赋向购买者转嫁,从而会提高房产的价格。
(2)为了防止房价上涨过快,根本措施是有效地调节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抑制房地产投机性需求过快增长,建立政府主导的廉租房以及小户型房的供给,转移或缓解住房需求,同时有效增加住宅开发数量和质量。
①目前我国房价过快上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投机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因此,政府应该利用税收、贷款利率等手段来限制第二套住房需求,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的过快增长。
②为了确保广大居民的住宅需求,政府可以建立廉租房制度,加快廉租房建设,通过增加廉租房供给来满足一部分低收入者的住宅需求。
③政府可以对小户型住宅开发给子一定的优惠,对居民廉价房开发给子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增加这方面的土地供给,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有效增加住房的供给,从而可以有效解决房价增长过快的问题。
3. 作图说明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答案】(l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即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同时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才能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要满足交换的最优状态。
图画出了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条横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X 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等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A 的虚曲线
,等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A 、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P 1点、P 2点、P 3点,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因为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曲线C 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的交换。在契约曲线外的D 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