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要解释并举两个实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

【答案】(1)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个体或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2)教育可能对个体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或作用,例如过分强调知识授受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又如反复的机械练习会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3)教育可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或作用,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抑制了这些国家投资发展经济及其他社会事业,又如研究发现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在再生产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不平等。

2. 简述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

【答案】(1)幼儿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福禄培尔认为,家庭和母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有许多母亲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没有受过相当的教育训练,因此,建立公立幼儿机构成为必要。另外,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是完善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甚至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是无比重要的。”

福禄培尔指出,幼儿园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和民族美德,使他们认识自然与人类,发展他们的智力与体力以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尤其是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从而,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此外,幼儿园还应担负起训练幼儿园教师,推广幼儿教育经验的任务。

(2)幼儿园的教育方法

福禄培尔认为,自我活动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性。自我活动能表现出儿童的发展程度,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与注意,鼓励自信和自尊,引导儿童了解各种知识的关系,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而令人偷快的活动,并激发儿童去创造。他十分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要求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把有关联性的事物呈现在儿童面前,使儿童能容易而正确地知觉这些事物,并形成观念。他还高度评价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看做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是人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因此,他主张为儿童建立公共游戏场所。另外,福禄培尔认为,儿童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认识人性。在后来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他也把“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幼儿教育方法,要求教育儿童使之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

(3)幼儿园课程

福禄培尔建立了以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讲故事等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其中恩物与作业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恩物是自然的象征,如球是整个世界的象征,圆形表示动物的形体等。儿童通过这些恩物,由简及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进而洞察神性。所以,恩物是福禄培尔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的规律的工具。作业,是福禄贝尔为幼儿园确定的另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及课程。他倡导作业的种类很多,如纸工,绘画、拼图、泥塑等。福禄培尔的作业和恩物关系十分密切。作业的进行主要是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福禄培尔是近代影响最大的幼儿教育家。他首创了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一一幼儿园,并广泛组织了训练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他的理论大大地推动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3. 简述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答案】斯宾塞是19世纪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理论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论》中。具体内容包括:

(1)论教育目的与课程

①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他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针对古典主义者对古典学科价值的辩解,斯宾塞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某些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比较的尺度就是生产、生活和个人发展的关系。

②他根据人类完满生活的需要,按照知识价值的顺序,把普通学校的课程体系分为五个部分: a. 生理学和解剖学。这是关于阐述和健康规律,以便直接保全自己的学科。

b. 语言、文学、算术、逻辑学、几何学、力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这些与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学科。它们能使人获得谋生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对发展政党、建设国家起作用。

c. 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是父母履行职责必须掌握的知识。

d. 历史学。这是为“履行公民的职责”必备的知识。

自然、文化和艺术。这些事“为了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做准备”的科目,如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

(2)教学原则与方法

斯宾塞认为,教学应该遵循心理规律。据此,他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和方法:

①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

②儿童所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历史上人类的教育一致;

③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该从实验到推理;

④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

⑤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⑤重视实物教学。

4. 教育观察研究实施的程序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案】(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5.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采取的教育改革方针。

【答案】“二战”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苏联教育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但进入50年代以后又面临新的问题,为此,苏联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958年的教育改革。1958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建议》主要内容有:

①强调培养学生走向生活;

②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7年延长为8年;

③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11年,延长的一年加到不完全中学阶段,成为8年制学校,是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教育仍为3年,通过青年工人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或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

④在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中,改组原有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并改进中等专业学校;

⑤在高等教育中,要求高等教育接近实际生活和生产;

⑥高校应优先录取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人入学。

本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加强教育与生活联系;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重视职业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等,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2)1966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的决议。强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地选择职业。要求中学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 各年级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衔接性; 要删除大纲中和教科书中过于繁琐和次要的材料,减轻学生的负担; 并对各年级的学时进行了规定; 中学开设选修课。

(3)1977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确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要求改进与加强劳动教育与教学,但要使劳动教育与教学在广泛的综合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6.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答案】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现代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斯